大棚黄瓜的管理及病害防治精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棚黄瓜的管理及病害防治精品

大量元素:N、P、K 中量元素: Ca、Mg、S 微量元素:Cu、Fe、Al、Mn、Zn、B 缺B时会造成裂果,缺Mg时下部老叶失绿,缺Fe上部叶失绿,B和Ca流动性差,两者不可同时使用,会发生沉淀,作物不能吸收,不会产生药害,Ca和P 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作物不能吸收。 * N和K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缺Zn时,生长点缩叶,出现小叶病。在植物病重时,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注意药量和天气。在治疗性杀菌剂使用1-2天后,追加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避免湿度过大,造成病害 * 发病严重且已经治疗过的棚该 怎么办? 首先,说明态度,要死马当活马医; 其次,要根据以往棚户使用过的药和成分来配药 * *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黄瓜的花及幼瓜,有时也危害叶及茎。病菌多从花上开始侵染,花被害后,长出灰褐色霉层,再侵染幼瓜,造成脐部腐烂。被害幼瓜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 病花和病果落在茎、叶上,导致叶发病。叶部病斑为水渍状,后为浅褐色,有轮纹,边缘明显,病斑中间有时产生褐色霉层。茎部被害,引起病部腐烂,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 *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靠气流,水溅和农事操作形成再侵染。病花和病果可造成再次传播。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保护地湿度大,通风不及时,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效果判断:灰霉病发病部位的菌丝体卷曲、发黑、大量死亡即为好的效果。注意观察菌丝体的变化时关键。 * 植保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光照,加强通风,膜下浇水,切忌阴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应急克1000倍喷施,双界1000倍喷施;凯泽,腐霉利,密霉胺叶面喷施喷施。 在沾花时添加一些预防灰霉病的药物如异菌脲等,会有效的减少灰霉病。 保护性杀菌剂:国产嘧菌胺。 治疗性杀菌剂:应急克、健达、好速净、速克灵、农立宁、克得灵、福酶利、施加乐、翠贝、凯泽、翠泽。 * 3、角斑病 角斑病:中间失绿,有晕圈,过叶脉,是细菌性病害。 * *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但有时也危害茎和瓜。子叶受害,初为水渍状,圆形或卵圆形凹陷斑,以后变为黄褐色斑,干枯。叶片初受害,产生针头大小水渍状斑,后变淡褐色,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后为一层白色透明膜。病斑后期质脆,易开裂穿孔。 * 茎及果实上病斑水渍状,近圆形,后变为淡灰色,病斑中间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菌脓,并向果肉部分侵害,使果肉变色,腐烂,并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靠气流、灌溉水、雨水、昆虫、农事等传播,从气孔、水孔、伤口等处侵入。高温和高湿是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重要条件。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的温度为25℃左右。在日平均温度12℃以下,湿度相对较大时发病重。栽培密度过大,磷钾肥不足,通风不良,低温高湿,重茬的地块发病重,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病较普遍且严重。 * 防治方法 植保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代森铵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小时,清水洗净后催芽备用。 加强栽培管理。重病的地块实行二年以上的轮作,及时通风降湿、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 药剂防治 保护性杀菌剂:农用链霉素、铜质剂(噻菌铜)、春雷霉素、四霉素。 治疗性杀菌剂:碧瑞。 * 4、靶斑病 靶斑病:有黄色菌脓小点,跟着生长叶从下往上侵染,小黄点处叶肉变薄。 *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 发病规律 靶斑病多发生在结瓜盛期,以危害叶片为主。 该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该菌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6个月。翌年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侵染。严重时,发病1周后,落叶率可由5%发展到90%,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 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 黄瓜靶斑病发生严重,普通药剂很难有效,主要原因有: 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单独预防真菌或细菌很难取得很好效果。 靶斑病对一般真菌性药剂产生了很强抗药性。 以链霉素为代表的细菌性病害治疗药剂抗性严重,而对细菌性病害有特效的铜制剂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