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位课-水稻高产理论与实践文档
湖南郴州,2000 规模:115亩 平均亩产:778公斤 两优培九(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浙江新昌, 2000年 规模:103亩 平均亩产:789公斤 协优9308(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在福建尤溪百亩片示范中亩产847.4公斤 三系超级杂交稻 — II优明86 * 福建农科院:Ⅱ优航1号百亩连田平均亩产达928公斤 * 四川农业大学:D优527 ,中心示范片验收亩产813.8kg * 广东农科院:桂农占百亩示范平均亩产792.6 kg,最高826.6 kg * 百亩片平均亩产880公斤 沈阳农业大学:沈农606 * 辽宁农科院:辽优1052 百亩平均亩产760公斤 * 稻区 地点 类型 品种 产量 (吨/公顷) 东北 辽宁沈阳 单季稻 沈农265 12.14 东北 辽宁沈阳 单季稻 沈农606 13.23 东北 辽宁沈阳 单季稻 沈农016 12.08 东北 辽宁沈阳 单季稻 沈农6014 12.45 东北 辽宁辽阳 单季稻 辽优1052 11.88 东北 辽宁辽阳 单季稻 辽优1052 11.88 华中 湖南湘潭 单季稻 P88S/0293 12.11 华东 浙江新昌 单季稻 协优9308 12.27 华东 浙江天台 单季稻 内2优6号 12.39 华东 浙江嵊州 单季稻 中浙优1号 12.51 超级稻示范单产记录 * 华南 广东揭东 早稻 广超6号 11.06 华南 海南三亚 单季稻 P88S/0293 12.50 西南 四川汉源 单季稻 D优527 13.27 西南 四川汉源 单季稻 II优7号 13.86 西南 四川泸县 单季稻 II优602 11.06 西南 云南永胜 单季稻 65396 17.07 西南 云南永胜 单季稻 II优084 18.47 西南 云南永胜 单季稻 II优明86 17.94 西南 云南永胜 单季稻 特优175 17.78 西南 云南永胜 单季稻 II优7954 17.93 西南 云南永胜 单季稻 II优6号 18.30 超级稻示范单产记录 华南 福建尤溪 单季稻 汕优明86 12.77 华南 福建尤溪 单季稻 II优航1号 13.92 * 五、《中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规划》(2005-2010) * 规划制定依据 2004年3月16日,温总理在中国超级稻发展报告上批示:“拟请农业部牵头研究,给予重视和支持”。 2004年3月17日,回良玉副总理批示:“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根本的是依靠科技,推广良种,提高单产。请农业部商有关部门,落实家宝同志批示”。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从2005年起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 * 1、发展超级稻的必要性 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 是推动育种技术提升的重要动力 * 水稻总产的持续提高得益于新品种 应用 加快和单产提高。 近几年来,单产提高乏力。 超级稻已在示范、推广和生产中表 现出良好的单产潜力,正在孕育水 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 发展超级稻是有效保障粮食供应的重要举措 * 超级稻亩均增产60公斤,若2010年推广 1.2亿亩,相当于节约耕地2292万亩,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4%。 发展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超级稻,可 腾出更多的耕地用于发展经济作物,有 利于水稻区域结构和品种结构的优化。 发展超级稻是解决人增地减矛盾的主要途径 * 发展超级稻是推动育种技术提升的重要动力 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生物技术与 常规技术相结合,为超级作物品种 选育提供了新思路。 协作攻关机制为新时期品种选育研 究提供了模式借鉴。 * 超级稻研究和推广任重道远 现有超级稻品种主要适宜于高产田种植, 类型单一,缺少广适、高抗品种; 早、晚籼稻和中低产一季超级稻品种选 育难度大,还没有培育出适宜的品种; 两系超级稻安全制种、实用轻简节本栽 培技术和示范推广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 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加快一期推广 完善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出节本、轻简的超级稻栽培技术,扩大示范地区和范围,提高超级稻一期成果的推广。 强化二期研究 整合现有科研资源,根据水稻区域布局,重点选育适应性广、高抗病害的超级早、晚籼稻品种。 探索三期目标 在新的遗传与生理理论指导下,利用基因设计育种技术和特异的种质资源,培育产量潜力更高的超级稻材料和品种。 基本原则 高产、优质、广适并重;良种良法配套 * 3、总体目标:6236工程 6年时间 20个超级稻主导品种 覆盖面30% 平均亩增产60公斤 * 不同类型超级稻品种培育 超级稻育种方法和材料创新 900公斤超级稻实现途径探索 超级稻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 超级稻推广 4、研究与推广的重点 * 超级稻推广 类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