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意象 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意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要走近诗歌,不妨先来看看诗歌的源头,诗歌是怎么产生的:两千多年前,在桑树下田陌间溪流边劳作的人们,把他们的嬉戏、追求、忧伤与快乐一一编成歌词,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中国最早的诗歌。可见,诗歌是人的情感为外物所动的自然结果。 因此,可以把诗歌的创作与欣赏过程概括为:情感(作者的)——文字——联想(读者的)——情感(读者的)。在此过程中,读者通过破解文字密码,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用“破解”二字是因为诗歌的语言不同于散文、小说的,它讲究凝练、暗示性、激发人心、引发联想。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诗歌中经常运用到“意象”。希望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解读,能带领大家走近诗歌的世界。 二、认识、了解“意象”这一概念。1、“意象”的概念:简而言之,意象即艺术形象,也就是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东西。 2、举例分析:以高中课文里学过的唐诗宋词中的意象为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味,体会其所引发的情感想象。 例:以上诗句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喜怒哀乐等字,然而读者自能感受到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由意象而感知。 意象可以引发想象,激发情感,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它就像是阅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1、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 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其途径有:注意教材中的诗词意象积累。在课外阅读与作业的过程中注意积累。2、正确解读意象 (1)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在正确解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诗歌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如此,在解读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而为有的放矢。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借景抒情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塑造意境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想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一首诗歌中,所有的作用可能都兼而有之,这就要求在鉴赏时,不能顾此而失彼。(2)把握意象的常见类型(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搞清晰英语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doc
- 打印地理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
- 政治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全套习题集.doc
- 政治 文化生活 知识点复习“图表式记忆”提纲 深度透析.doc
- 教学论文美国中学地理教材特点简析.doc
-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雨霖铃》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求得地.doc
-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英语专业知识大纲及样卷.doc
-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像性质讲义练习题含答案_反函数.doc
- 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姚哥庄小学 杜宾.doc
- 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整册教案[表格式].doc
- 幼儿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PPT.ppt
-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课.ppt
-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大模型平民化开启“AI+医疗”新纪元.pptx
- 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3《鸿门宴》 课件 (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unit 2能力阅读写作拔高练-学九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pdf
-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班会-阅读启心智,知识筑梦想 课件(共27张PPT).pptx
- 4EAT 变速箱维修手册.pdf
最近下载
- DG_TJ08-40-2010:地基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区化学中考一诊试卷.doc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6:修辞手法(附答案解析).docx
- QCT 468_汽车散热器最新标准规范.pdf
-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A股投资策略案例报告》6200字.doc
- 2 TNC 640 HSCI加工中心和铣车复合加工机床数控系统.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江安中学中考物理一诊试卷 .docx VIP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_完整下载版.pdf
- 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_)及练习.doc VIP
- 医院医保办个人年度述职报告与医院医保办个人总结汇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