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习和学习理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学习和学习理论

第三章 学习和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概论 学习的定义1 学习现象在人和动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马戏团的动物学会了许多连人都难以完成的动作… 警犬可以学会识别毒品… 鹦鹉学舌…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或者心理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学习的定义 2 2、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习的定义 3 3、学生的学习: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1 第一、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 1.行为的变化:如骑车,游泳… 2.行为倾向的变化:如态度与价值观影响你读什么书或怎样打发闲暇时光。 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素2 第二、因后天经验引起的变化。 后天经验:直接经验,如游泳;间接经验,如听课. 自然成熟:婴儿会走路,开口讲话… 人的许多行为的变化往往是后天经验和自然成熟共同影响的结果。 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素3 第三、相对持久的改变 暂时性的改变:疲劳、酒精、药物(兴奋剂)… 如学会游泳,骑车,写字,解四则运算题…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就会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相对持久性:如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的类型 1、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 2、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5类: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在19世纪末开始进行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他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 桑代克的谜笼实验 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学习的本质:一定的刺激—反应的联结 他在《动物的智慧》中指出:动物由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形成联结是学习。 在《人类的学习》中写到: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 联结形成的形式:“尝试与错误” 试误学习三大定律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效果律:强调联结的应用。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练习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需要练习来强化的。 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学习的主律”。 经典条件反射说 巴甫洛夫(1849-1936),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他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 故事:揖驴1 相传徐文长小时侯放荡不羁,他舅舅每次来家里,总是要指责他,甚至会痛骂一顿,时间久了,徐文长感到心理特别不舒服,于是决定教训一下舅舅。每次舅舅进屋与家里人说话时,他就会到后院里,对着舅舅骑的驴子恭恭敬敬地作上一揖,然后用皮鞭痛击驴子。连续几次后,等舅舅骑上驴子准备离开时,徐文长对着舅舅很有礼貌的一揖,然后驴子就暴跳起来,把舅舅摔得鼻青脸肿,舅舅到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故事:揖驴2 “驴前作揖惩学官郑板桥少年时就十分聪明,他上学时虽然功课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却常常遭到学官(教书先生)的白眼。原来,这个学官是个势利小人。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见到他这个老师,可以免礼;而穷人家的孩子见到他,却必须打躬作揖,恭敬备至。否则,不是找碴儿打板子,就是无中生有地罚站。郑板桥非常讨厌这个处事不公的学官,几经琢磨,便想出个惩治学官的好办法。学官为了摆阔,虽然家居不远,可每天上学堂,他都招摇过市地骑个毛驴,到后就拴在大门口的树上。郑板桥就从他的毛驴打主意。他先到毛驴的前面作个揖,再走到毛驴的后边对准驴屁股狠踢一脚。毛驴被激怒,便朝后飞起一蹄子,郑板桥早有准备,躲闪到一旁。如此这般连续多次,便产生了条件反射的结果:只要郑板桥走到毛驴面前作个揖,也不等再踢它的屁股,那毛驴的后蹄自然会踢起来。 一天早上,学官照例骑着毛驴上学堂,郑板桥见了老远就迎了上去。当毛驴走到面前,他恭敬一揖,身躬到地。那毛驴见状,后蹄飞起,一下子把学官摔了个嘴啃泥。第二天,郑板桥又到驴前作揖,依然把学官摔个够呛。那学官还十分迷信,心想:此人莫非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他命大福大,我命薄福浅,承受不了他的礼拜。于是从地上爬起来,整理好衣冠,认真地对郑板桥说:“郑燮,从今以后,你见了我,就免礼吧!”郑板桥听了打心眼里乐滋滋的,并做了一首诗在同学间传诵着: ?郑燮前面作个揖,毛驴后边就扬蹄。学官摔得嘴啃泥,开口连连说免礼。 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斯金纳箱(Skinner bo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