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译文 上等悟道的人勤于去实践它;中等悟道的人对它半信半疑;下等悟道的人嘲笑它。《建言》书中说: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纯真质朴的品格好似混浊,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珍贵的器物是最晚完成的,最大的声响反而听不到声音。所以“大道”幽隐而默默无闻,无名无状,也只有大道,善于给予万物并且会成全万物。 第四十一章 善贷且成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二章 以为教父 译文 道生初始的一,初始的一又生出阴阳的二,阴阳二气交合而生三,混合的三生万物。万物都背阴而抱阳,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和谐状态。人之所以厌恶的虽然是“孤单”、“寡和”、“不圆满”,但王公却用这些词来称呼自己。所以世上万物有损必有益,有益必有损。古人所教诲的道理,我亦以此来教诲他人。“强横逞凶的人不会有好下场,”我将以此作为施教的开端。 第四十二章 以为教父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腾跃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空虚无形之物,能够进入没有缝隙的东西中。我因此而知道了顺应自然无所作为是有益处的。无言的教诲,无所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译文 名誉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物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珍惜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浪费。过分的积敛必定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减少伤害,如此才能长久。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bì]。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zhuō]。大辩若讷[nè]。大赢若绌[chù],躁胜寒,静胜热[炅],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译文 极大的成就好像有些残缺,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败。最充盈的好像溃决,但它的作用永不穷尽。最笔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灵巧的好像笨拙,最善辩的人好像不善言辞。最盈利的好像亏本。躁动战胜寒冷,冷静克服炎热,清静无为才能使天下太平安宁。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译文 统治者如果遵循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就可以让战马退还到田间里去耕粪田;不遵循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则战马在郊野战场产下马驹。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的罪恶了,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婪想得到更大的过错了。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尟[xiǎn]。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译文 了解大道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眼不见窗外,就能够了解大自然的法则。越向外奔逐的人,他所知道的也越少。所以得道之人不需要远行就可预知,不用窥望就能命名,不去妄加施为就能成功。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译文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长,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界。做到不妄为也就无所不为了。取得天下经常是用“无为”的道;如果“有为”,就不足以取得天下。 第四十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