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电动轮汽车EPS与DYC集成控制系统研究
Research on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 of EPS and DYC for electric wheel truck
;1; 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电动轮汽车)是把轮毂式电机直接装在汽车车轮来驱动汽车行驶,是未来电动汽车驱动的发展方向。电动轮汽车具有以下优势[1,2]:;?摒弃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机构;
?环保、节能、结构简单;
?使汽车有更好地转向性能;
......;DYC系统控制效果图
source of figures: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研究[4];;;;车辆处于紧急工况时,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车身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都比较大,此时轮胎的侧向受力已经趋于饱和,它的侧向力和侧偏角已经处于高度的非线性关系,单纯依靠车辆的四轮转向已经不能增加车辆的侧向力从而提高车辆的侧向操纵稳定性了。(需要DYC协调控制)
;以电动轮汽车为平台,针对对开路面强制动与低附着路面大转向,高速大转向等工况,以改善电动轮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为主要目标,进行EPS与DYC集成控制技术研究。;纵向力产生的回正力矩;5;5;;三自由度车体动力学模型
source of figtures:Coordinated Vehicle Dynamics Control with Control
Distribution[17];;联合仿真流程图;01;CarSim是专门针对车辆动力学的仿真软件,CarSim模型在计算机上运行的速度比实时快3-6倍,可以仿真车辆对驾驶员,路面及空气动力学输入的响应,主要用来预测和仿真汽车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平顺性、动力性和经济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Matlab/dSPACE集成开发环境;;[1] SPERLING D, GORDON D. Two billion cars: driving toward sustainabili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 MITCHELL W J, BORRONI-BIRD C E, BURNS L D. Reinventing the automobile: personal urban mobility for the 21st century[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10.
[3]祁永宁, 陈南, 李普. 四轮转向车辆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51-454.
[4]陈禹行.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
[5]杜尚谦. 直接横摆力矩与四轮转向集成控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6]初长宝. 汽车底盘系统分层式协调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08.
[7]江青云.基于 ESP 与 EPS 的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1.
[8]武建勇.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底盘集成控制系统设计与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
[8]吕红明. 横摆率跟踪控制的四轮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硕士学位论文]. 东南大学, 2004.
[9]段丙旭,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稳定控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
[10]Tokuda T. Cars in the 90s as a humanware. SAE:885049.
[11] Kizu R, Harada H , Minabe H. Electronic control of car chassis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onics,Convergence 88, 1988.
[12]Takuya Mizushimal,Pongsathorn Raksincharoensak and Masao Nagai,Direct Yaw-moment Control Adapted to Driver Behavior Recognition[J].SICE-ICAS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2006,18(21):534-539.
;[13]Shibahata, Y, Shimada, K., et al., The Improvement of Vehicle Maueuverability by 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