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来研究现实的哲学方法,是用“辩证的观点”和“唯物论的观点”解释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它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个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论(辩证的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论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最根本的观点是物质的观点,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点.
;世界的物质性;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余丈,飞入温德殿中。 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霓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想一想:杞人忧天,在一定程度上为什么是错误的?
;;关于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含义略)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我们既不能用哲学上物质概念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代替哲学上物质概念,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过程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自然界是物质的;对物质概念的认识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载体、承担者。;关于运动和静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抓过来,谁知竟是一颗子弹。该飞行员却毫发无损。飞机、飞行员和子弹相对于地面来说处于什么状态,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飞行员抓住了子弹却毫发无损?;
2. 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论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无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反对唯心主义运动观,又要把事物看成是运动变化的。
提示: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仁者心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刻舟求剑、飞矢不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强调的就是运动的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相对稳定的一面。
提示:离开运动谈静止(即否认运动,夸大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离开静止谈运动(即否认静止夸大运动)会导致不可知论、诡辩论。刻舟求剑就属于前者。“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承认了运动;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错误的,否认了静止。我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江山易易改,本性难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悠”等等就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
诡辩论:诡辩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地狡辩。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来说,就是有意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玩弄诡辩术的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能言善辩,道理很多。他们在写文章或讲话的时候往往滔滔不绝,振振有词。他们每论证一个问题,也总是可以拿出许多“根据”和“理由”来。但是,这些根据和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他们只不过是主观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利浦HTS5540 93家庭影院说明书.pdf
- 面馆促销聚人气方案.doc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课件).pptx VIP
- 旧版现代西班牙语第1册 课文+答案.pdf VIP
- 2023年贵州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及对策.doc VIP
-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项目三 车身焊装工艺.ppt VIP
- Chapter 4 Lending a hand (课件)-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5A.pptx VIP
- 2025-2030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