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pdfVIP

《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全书依历史年代计分八章,由仰韶mdash;mdash;龙山文化起,直到明清;每章再依技术系统分节,分别介绍铜、铁等古代金属的冶炼技术、合金技术、加工技术、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等的有关情况;第八章主要介绍保留至今的传统金属技术。全书之前有一个前言,主要介绍世界冶金技术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基本特点;部分章节还讨论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和技术思想。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以史带论,其中不少资料和图片都是第一次刊布,有的图片甚为珍贵。本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史学工作者、文物考古工作者、科学哲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 作者=何堂坤著 页数=728 出版社=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SS号 DX号=000006871635 URL=/bookDetail.js p?dxNumber=000006871635d=BF6855C4A761BD029 E795642F87E2C5D 封面 版权 前言 目录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仰韶至龙山文化晚期冶金技术的萌芽 第一节 早期冶铸遗物的出土情况 第二节 铜的早期冶炼和加工技术 第三节 关于“铜石并用”的技术特点 第四节 关于冶金术的发明与制陶术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里头至二里岗时期青铜技术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 铜器使用量的增加 第二节 冶炼技术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青铜合金技术的发明和初步发展 第四节 加工技术的初步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殷商至东周青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冶铁技术的兴起 第一节 青铜器使用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大型矿冶场的出现和冶铜技术的多项成就 第三节 三元合金技术的发展及其成就 第四节 部分地区性文化的青铜合金技术 第五节 金银铅锡汞的使用和冶炼 第六节 炼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七节 炼钢技术的发明 第八节 多种金属加工技术的兴起 第九节 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第十节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多项成就 第十一节 《考工记》及其反映的科技成就 第十二节 先秦时期的铜铁业管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钢铁时代的确立 第一节 由铜到铁和由铸到锻的转变 第二节 大型钢铁冶铸作坊的出现和分布 第三节 炼铁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多种制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节 多种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 第六节 多种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 第七节 金属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第八节 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 第九节 关于技术管理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隋唐五代冶金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冶铁业的发展和筑炉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炼钢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金属加工和热处理技术 第五节 表面处理技术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冶金业管理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宋元冶金技术的新成就 第一节 炼铁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炼钢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有色冶金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金属加工技术 第五节 热处理技术 第六节 关于青铜表面处理的两个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集大成的明至清代前期冶金技术 第一节 炼铁技术的重要发展 第二节 炼钢技术的长足进步 第三节 炼铜技术的重要发展 第四节 青铜和白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炼锌技术的发明和黄铜技术的发展 第六节 金银铅锡汞冶炼技术的发展 第七节 多项金属加工技术的重要成就 第八节 热处理技术的新成就 第九节 关于宣德炉及明代的金属表面处理 第十节 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的科技成就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保留至今的传统冶炼和加工技术 第一节 两种传统的炼铁技术 第二节 流传下来的炒钢和灌钢技术 第三节 流传下来的有色金属冶炼技术 第四节 流传下来的几种金属加工技术 第五节 流传下来的几种表面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后记 组织者的话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