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我的笔记
早醒性失眠
1寅时失眠或早醒,鱼际帮你调肺经
【摘要】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观点,寅时气血流注肺经,此时肺经气血最旺,这个时候也是肺经产生宗气的时候,宗气走呼吸道行呼吸,并贯心脉以行血气。人体顺应时令,这个时候就应该进入深度睡眠当中。可有些人偏偏此时醒来或是咳嗽,就是肺经向你提出预警了。如果是有经验的中医,就会根据你的症状开一些清肺的药物来调理,制敌于先机,从而有效防止病情的恶化。经常在这个时候醒来的人怎么办呢?根据“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的原则,我们可以取肺经的原穴来治疗。肺经的原穴是太渊穴,刺激此穴便可使三焦元气通达,从而起到扶正补虚的功效。除了太渊之外,还有一个穴位功效也不错,就是鱼际穴。
2
【关键词】早醒性失眠
【摘要】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原方主治气血虚弱之脉结代、心动悸.lt;千会翼方gt;、lt;外台秘要方gt;及后世用治虚劳诸不足,肺痿涎唾多,形赢气短,汗出胸闷,虚烦眼差,咽干舌燥,大便难,或虚热时发,舌光色淡、少津,脉虚数等旧
补气者加半夏
【摘要】补气者加半夏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各注家有不同的注解,包括了祛痰、顺气及错简三方面。从与《金匮》相近年代现存文献、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及仲景使用半夏的规律等几方面分析,认为此段文字并非错简,而是强调脏腑气机升降正常化的重要性,若恢复脏腑气机升降正常即可达到所谓的补,这和现今常用的阴阳气血虚实补泻中的补字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若考虑到脏腑的病理产物,则注家提出的祛痰及顺气将是一体两面的说法。认为临床上结合两个补的意义将可拓展用药思路,更可发挥中医整体理论的优势。
中风
【摘要】浅谈中风之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化失常、气机升降逆乱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关键,可出现湿浊内生酿痰、经络郁滞、血行不畅,蒙闭清窍,脑脉阻滞或血溢脑脉而发中风,病机为脾虚痰瘀、胃气不降、上犯清窍。治疗以健脾、祛痰、活血、通腑,使脾胃健运,气血通畅,而中风之病可愈。
寸脉
【摘要】通过71例心气虚证、67例肺气虚证患者和53例正常人左右寸脉图各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心气虚证左寸脉图重搏前波、降中峡明显抬高,升支速率明显变慢,收缩期时限变短。肺气虚证右寸脉图降中峡显著降低,降支速率明显增快,舒张期时限相对缩短。表明心气虚证左寸局部动脉血管内压力和外周阻力增高,动脉管壁张力增大,应指较为有力,指感相对较强。肺气虚证右寸局部动脉血管壁顺应性相对较强,外周阻力较低,应指相对柔和而滑利。反映心肺不同病证在寸口分候的相应脉位上有不同反应,提示左右寸脉与心肺脏气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进一步为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提出新的佐证。
润肺通窍汤
简介
编号: 54228
名称: 润肺通窍汤 别名:润肺通窍汤
组成: 茯苓6分,陈皮6分,当归6分,白术6分,威蕤6分,杏仁6分,肉桂、北芥子、半夏、莱菔子3分,干姜3分,苏子3分。
出处: 《一盘珠》卷八。
主治: 体虚,肺胀无汗,白面肌瘦,但气急鼻搧。
清肺通窍汤
药物组成 桑白皮30g,地骨皮20g,黄芩20g,苍耳子20g,白芷15g,川芎15g,败酱草15g,辛荑花3g,桔梗10g,薄荷10g,甘草10g。 加减 头痛甚加细辛、葛根;鼻塞重加皂刺、菖蒲;涕中带血加白茅根、焦栀子;头昏、失眠加夜交藤、远志;胸闷,纳呆加苍术、白蔻;自汗、易感冒加黄芪、白术、防风;咳嗽痰多加杏仁、前胡;便秘加酒大黄。
【摘要】2005年以来,作者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躯体疾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神经症类障碍等综合医院常见精神心理科疾病132例,疗效较好
【关键词】调理脾胃 加味温胆汤 情志疾病
【摘要】《内经》五脏藏神理论认为人的神活动不仅由心主宰,而且归属于五脏,五脏系统整体功能协调,则神有所藏,牛命活动正常。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亦足由心所主,分归五脏,但五脏之中,因脾土位居中央,连通上下,灌溉四旁,有承阴启阳,转枢往复之功,所以对情志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鉴于中焦脾胃在调畅诸脏腑气机中的转枢作用,确立调理中焦脾胃之法,为治疗情志疾病不可忽视的法则,而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的遣方思路,正是基于其擅调中焦脾胃之功。
神志疾病包括
【关键词】抑都症 情志疾病 古代医籍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属中医学中的情志疾病。抑郁症虽临床表现不一,但都有共同病因,即情志不遂,气机失调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脏腑功能紊乱,产生抑郁症状。中医学虽无抑郁症病名,但有关抑郁症状的论述却见之于古代医籍中,包括:郁证、癫病、梅核气、百合病、脏躁等。就古代抑郁症从七情致病的原因、特点、调摄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中医学所包含的丰富的情志学思想和内容。
【摘要】中医学对情志疾病的记载历史悠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