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大学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它]大学语文

新版教材“大学语文”(4729)总复习资料 一、知识要点 @@@议论文部分:1—10 1、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2、识别文章所用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及其证明的观点。 3、论证方法:对比法(比喻)、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例证法等 4、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对仗)、反诘(反问)、层递、借代(指代)、重复(反复)等。(以下各单元同) ==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孟子:战国儒家学派思想家。提倡王道、仁政、民本(民贵君轻)思想。与孔子并称“孔孟”。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2、中心:阐述孟子的王道思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 3、主要线索:如何使民“加多”。 4、王道的具体(根本)措施:A、发展蚕桑;B、发展家禽养殖;C、发展农业;D、重视教育。@@@注意:达到各个结果分别要实行的措施(P2第一段)。 5、类比法(即比喻): A“五十步笑百步”(成语)/梁王笑邻国。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B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的暴政恶果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6、对比法:“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揭露社会贫富悬殊。 7、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第五段(P1):从实行王道的初步措施,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结论:王道,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8、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从王道的一般性前提出发,演绎出梁国不符合王道的个别结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9、抑扬兼施、欲擒故纵、循循善诱的特色。运用大量排比句(修辞方法),助长雄辩的说理气势。 ==2、《秋水》(节选,庄子) 1、庄子:道家学派。提倡顺应自然、“无为”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出处:《庄子》“外篇”。 @形式:寓言,对话形式。 2、论点: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大理”) ***人的认识分别受空间、时间、后天教育的限制:井蛙;夏虫;曲士。(类比法) 3、艺术特色: 一、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开头部分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尤其是大量援譬设喻(即“类比法”,全文主要论证方法): A、大海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B、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似礨空之在大泽; C、中国之在海内,似稊米之在大仓 D、人比万物,似毫末之在于马体 (以上类比中,均包含对比;修辞方法*层递:天地—四海/海内—中国—万物—人) 二、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的使用,增加说理的气势(雄辩) 4、例证法: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作用:批判儒家思想,并阐明论点: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又是类比法:他们都是“自多”,类比河伯自多于水。 5、成语:贻笑大方、望洋兴叹、井底之蛙 ==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1、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文学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体裁:史论 ω小贴士ω:居士:东坡居士(苏轼,宋)、青莲居士(李白,唐)、香山居士(白居易,唐)、莲蓬居士(李煜,五代)、易安居士(李清照,宋)。 2、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人为)哉!”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3、论据: A、事实论据: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盛衰成败的历史事实(例证法)。 B、理论论据:《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书》,即《尚书》。 4、主要运用对比法,对比词:(1)天命与人事(@最切近中心的对比词)(2).“盛与衰”(3).得与失 (4).“满与谦” (5).“损与益”(6).“忧劳与逸豫”(7).“兴国与亡身”@@注意:“祸患”与“智勇”不构成对比。 5、演绎法:从《书》曰“满招损,谦得益”的一般性前提出发,演绎出庄宗失败的原因是自满和逸豫的个别结论。 6、成语格言: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启发:居安思危,忧患意识)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4、《论毅力》(梁启超) 1、写作背景:“百日维新”(1898年)失败后不久。 2、总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作者最后强调的观点: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ω小贴士ω: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五代史伶官传序》、《论毅力》 3、主要论证方法:对比法—成和败;强和弱;“我”(旁观者)和“彼”(毅力至强之人,成功者);止(为山)—进(平地)。 4、类比法:“操舟”、“为山”、“平地”、“掘井”,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只有毅力至强,才能达到最终成功。 5、层递修辞(论证方法:层递性比较法):A 第二段:五种人(从弱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