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家乘》--第02编--蒙氏渊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氏家乘》--第02编--蒙氏渊源.doc

蒙氏家乘 第二编 蒙氏渊源 第一章 蒙氏家族探源 第一节 蒙姓渊源 蒙姓得姓历史悠久,距今约5000年的历史。蒙姓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些大多由地名或国名、山名而来。蒙姓源自蒙双,始祖高阳氏。蒙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志··姓氏篇》。据资料记载,蒙姓主要有以下几个历史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上古时候,人文始祖黄帝是著名的氏族联盟首领,他的一个孙子叫做颛顼,后来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即“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据《路氏疏仡(ge,yi)记》、《元和姓纂》、《姓氏考略》、《姓源》所载,在夏王朝的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高阳氏的后代分封于蒙双城(即庄周所居之地,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蒙阳县西南),为诸侯蒙,春秋鲁邑,其后代便以国名为姓,称蒙双氏、双蒙氏,后简改为单姓蒙氏和双氏,世代相传至今,并尊高阳氏为得姓始祖,这是今天蒙姓的最早起源。《姓纂》云:高阳后,封以为蒙双,有蒙氏、双氏。罗泌云:颛顼之后有蒙氏。 第二个渊源:出自周朝掌管蒙山之官东蒙主,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周武王灭商建国后,实行分封制。朝廷在当时蒙山颛臾国(在今山东沂蒙地区,蒙阴县南)设立祭坛,替周天子祭祀蒙山之神,并设有专门管理蒙山、主持祭祀蒙山的官员,称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裔子孙中,世代居于蒙山承袭东蒙主之职,遂以山名为姓氏,称蒙山氏、东蒙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蒙氏、东氏、山氏,世代相传至今。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记载:东蒙主以蒙山为氏,蒙山氏之后有蒙姓。秦有将军蒙骜,生武,武生恬,皆仕秦。 第三个渊源:唐代开元年间赐南昭王皮逻阁姓蒙,名归义,唐时封为云南王,为父子联名,哀牢之后代,居于蒙舍州,其后裔进入中原,定居于安定等地(今甘肃省定西一带)。后裔子孙多以原国名“大蒙国”为姓氏,称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以食邑为姓。据《路氏》所载,楚国有人以蒙(今湖北荆门西之蒙山)为食邑(楚大夫食采),后来也以蒙为姓,从而成为另一支蒙姓人。(据《元和姓纂》记载,时间在夏初)。 第五个渊源:出自明朝初期巫氏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始祖原为福建黄连镇的巫罗俊。明洪武年间,巫宁保于明洪武十八年在广东兴宁为官,因犯案逃至江西于都长河堡西山定居,生子巫万承(蒙万承),遂改为蒙氏,世代相传至今,并以将其正式定入八修“昌远堂”蒙氏族谱中。巫万承(蒙万承)生三子:蒙念四郎、蒙念五郎、蒙念六郎。 第六个渊源:源于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数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流中被同化,随汉族习惯来命姓,这种情形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变姓”。蒙姓同其它姓氏一样,也融入了其它民族的血液。元朝时,蒙古人统一中国,由于一些原因,有不少人改姓蒙古(复姓蒙古氏),后来随着元王朝败退漠北以及时间之推移,其子孙逐渐以单姓“蒙”为氏,这些蒙姓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北京、河北等地。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蒙古尔济氏多冠以汉姓为蒙氏、孟氏。今壮族、苗族、瑶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蒙氏,世代相传至今。 蒙氏的由来,综上所述,有多种说法:一说源自高阳氏,为颛顼后裔;二是以官职命姓;三是赐姓;四是由食邑为姓;五是由复姓过渡而来;六是改姓而来。 第二节 蒙姓始祖 蒙姓始祖据记载主要有高阳帝、蒙双、东蒙主、巫万承(蒙万承)等。 高阳帝: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许多姓氏古籍都有详尽的记载。根据《路氏疏仡记》中记载,蒙姓是高阳帝的后代,高阳氏距今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他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即“五帝”中的颛顼。 蒙双:《姓氏考略》上说,高阳氏的后代被封蒙双,有蒙氏,双氏。蒙氏是先秦时期赫赫有名的家族。望族居于安定郡,即现在的甘肃陇东和宁夏西部一带。蒙氏后人奉蒙双为蒙姓的始祖。 东蒙主:周朝时,负责蒙山(今山东沂蒙地区,蒙阴县南)祭祀,后人以蒙为姓。 蒙万承(巫万承):明洪武年间,巫禧族派第四房巫景茂,配袁氏生四子:巫仲兴、巫贵兴、巫宁保、巫必子。移江西省安远县长河堡,巫宁保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参与兴宁户房吏,因事戌滇南涉及其弟巫贵兴、巫必子,逃往江西安远县长河堡,所遗田产尽粥,用费结绝军丁,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巫发、巫成、巫新拆立民户各当差。巫贵兴,字法贵,迁江西安远县东营脑(现属于都县盘古山镇人和村),生子巫万承,从此隐姓埋名改姓为蒙氏。巫万承(蒙万承)生三子:蒙念四郎、蒙念五郎、蒙念六郎;蒙念四郎迁广东省仁化恩村,其裔有居海南岛、香港等地。蒙念五郎传至三十一世蒙信立、蒙信可迁江西南康龙华乡上下蒙村。蒙信举仍居于都人和村,蒙念五郎之后裔有迁宁都县赖村乡蒙坊,广州市城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