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课件3.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民间传说:历史的故事 民间传说:是民众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可以说是劳动人民“口传的历史”。 第一节 传说与神话及民间故事 一.传说与神话的区别 神话:无意识虚构;以神为中心;解释整体的部类,如动物、人、日月星辰等;讲述史前时代。 传说:有意识虚构;以人为中心;解释局部的、具象的东西,如某种花、鸟的来历等;讲述历史时代。 二.传说对神话的继承 1.变形法则 2.夸张叙事 三.传说与民间故事的关系 1.传说与故事可以互相转化 2.传说与故事不同 P173 第二节 传说的特征 一.历史性 1.历史事件的艺术反映 2.根据历史背景创作的 3.把广泛的历史内容附会到某一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身上 4.具有史料价值 传说可能进入历史 P180 二.传奇性 故事发展往往以偶然、巧合、夸张以至“超人间”的情节作为转变契机,以此产生引人入胜的强烈效果。 “好奇” P178 三.可信性 反映生活本质,表达人民的意志和愿望。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民众的历史情感,是艺术的真实。 P180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类型 一.人物传说 主要指关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它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他们的事迹和经历,表明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和追忆。 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写秋胡新婚才5(3)日,即去求官(被征召入伍),妻(罗梅英)在家含辛茹苦,侍奉婆婆。(财主李大户倚势谋娶,遭梅英拒绝。)5(10)年后,秋胡得官荣归,在桑园相遇,竟调戏妻(梅英)。妻(梅英)发现调戏自己的竟是盼望多年的丈夫,顿感羞辱,遂投河而死(要求离异,迫于婆母之命,勉强相从。全剧充满喜剧色调,但又写出了妇女的不幸遭遇,讴歌了她们的反抗精神。语言本色,成就较高,今仍在舞台演出。)汉刘向《列女传》记载民间传说内容;唐《秋胡变文》9年后归;元石君宝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戏曲名叫《桑园会》(马蹄金)等。 表演与文学:秋胡戏妻故事演变研究 徐鹏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2.06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秋胡戏妻故事在不同文体的文本中的演变,并尝试从表演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角度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进行新的探讨;这种探讨本身采用个案研究的办法进行。本文第一章是总论,按时代顺序讨论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其余三章分别讨论秋胡戏妻故事在诗体、讲唱体和戏剧体文学中的演绎方式和表演模式。结论是秋胡戏妻故事以及其他民间故事在各类文体中的演变与那些文体所对应的表演模式、表演伎艺的变更之间有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促进了文学文本和表演伎艺的发展,也为我们研究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人物传说又可分为几类 1.关于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说 历代帝王 秦始皇 刘邦 李世明 清官良将 包拯 海瑞 诸葛亮 历代作家艺术家 屈原 唐伯虎 历代农民起义英雄及革命领袖 陈胜 吴广 毛泽东 周恩来 历史上作出过独特贡献的人物 王昭君 文成公主 蔡文姬 2.关于著名工匠的传说 鲁班 杜康 吴道子 3.关于传统的虚构的人物传说(历史上不一定确有其人,却是有名有姓,流传已久) 《干将莫邪》 四大民间传说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孟姜女的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牛郎织女》 齐名的原因?共性? 四大民间传说的共同特征: 情节内容相似 以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反抗封建礼教或劳役暴政为辅线,既讴歌纯洁美好的爱情,又赞扬敢于反抗的精神。 理想化的结局 广大民众善良美好愿望的体现。 漫长的完善加工过程 充分体现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被各种艺术载体和媒介反复演绎。 二.历史传说 主要指关于民族或地方遥远历史的记忆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传说。一般以事件为中心,而不以某一个人的活动为中心。如梁山泊、杨家将、义和团传说。 孟姜女的传说是历史传说? P183 《改“琹”为“秦”》 一半春秋 《“红灯照” 》 三.风物传说 解释某地自然物与人工物或风俗习尚的由来和命名的传说。如台湾高山族日月潭的传说、蒙古族马头琴的传说、傣族泼水节的传说。 风物传说又可分为三类 1.地方传说 解释某地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和命名的传说。这类传说乡土色彩浓厚,多含有较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 《“奉节”》 夔州 许由 诸葛亮 奉公守节 《“卢沟桥”》 卢姓客商 田摆渡 2.物产传说 关于各民族、各地方土特产品或手工制品的产生或由来的传说。这类传说往往从不同侧面展示出某地自然资源及人工技艺承传的历史线索。 《青稞》阿初 山神 蛇王 娄若 《狗不理包子》 3.风俗传说 关于各民族、各地方风尚习俗来历的传说。这类传说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 《年》《过春节》《元宵灯节》 《龙抬头》《三月三节》 《清明节》《端午节》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