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入计算所二三事
初入计算所二三事
2006.8.8
孙凝晖
在计算所成立50周年之际,坐在计算所新办公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把计算所成立30周年和45周年时出的文集又翻看了一遍,仿佛体验到50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火热的夏季,计算所成立时老一辈们的激情和使命,半个世纪里有多少人在这里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啊。想想自己穿过中关村的稻田“摸”进计算所的大门也有17个年头了,刚进计算所时的那份敬畏、好奇、和渴望此时漫漫滋上心头。
我在南楼办公室
计算所南楼 —— 梦开始的地方
第一次与计算所的亲密接触就是从南楼开始的。记得那是1989年初,为了报考计算所的硕士研究生,来计算所报名。在这以前,就知道计算所的名气很大,也很神秘,对它的一点点认识是从在北大上学时的任课老师那里得来的,就觉得计算所做研究很棒,做机器很厉害。那时的计算所真是在“村”里,周围尽是稻田和工地,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找了半天才找到这所大院。
当时智能中心还没成立,李国杰老师(我的导师)的办公室在南楼的615(如果没有记错)房间。第一眼见到南楼,就觉得它很肃穆,那种稳重的感觉让人心存敬仰。我们现在的大楼漂亮多了,相比而言多了份现代感,少了些凝重,这可能就是现代化的通病吧。第一眼看见李老师时很吃惊,他坐在那个长方形的大房间最里面靠窗户的一张条桌前,周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书,简陋得要命,大屋里还有祝明发、唐志敏、谷俊杰、祝明等人。李老师问了什么问题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说了好多863的情况,让我产生了一种投身伟大事业的冲动。
现在想想,觉得当时计算所最好的两个地方就是图书馆和篮球场。那时的图书馆是“真正”的图书馆,和小时候想象的样子一模一样,一楼是个大阅览室,长长的厚实的条桌和长凳,周围是期刊架,高高的二楼全是大书架,放满了灰蒙蒙的书籍,研究员和研究生们都静静地看书和走动。在北大时的图书馆感觉完全不同,那里的阅览室全是大学生,桌上不是课本就是占座的作业本,缺少了些学术味。那时朱书汉馆长和褚成缘(后去了863领域办公室)负责借书,想起来真是亲切。那时的文献特别全,我读研究生作研究需要的并行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书和期刊都很新,这是计算所的老传统了。有一阵子,我没有固定的办公桌(李老师搬到智能中心小楼后,我才用了他的座位),就整天泡在图书馆,那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特别凉快。
南楼前面的篮球场是年轻人挥洒汗水和快乐的地方。从我在6楼的办公桌前的窗户望下去,正对着篮球场,下边有人踢足球时,我常常趴在窗台上观战。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往外看呢,突然连同窗户整个墙面都往外飞出去一截,当时就懵了,唐志敏喊了一声“地震了”,我才慌慌张张地跑到操场上去,站住一摸后背全湿了。夏天的夜晚那里会放电影,很过瘾。当然最快乐的是在那里踢足球,现在美国的戴京涛、王承坚,在联想工作的韩振江,在汉王的刘昌平,双元的谷鹏都是球友,我们还常和KJ大型机的年轻人踢比赛,现在想想当时都没有问过他们做大机器的情况,真是遗憾。
计算所作为一个科研机构,它的声望、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年轻人的吸引还是很重要的。
初次见到的李国杰老师
智能中心大机房 —— 不解之缘
1990年智能中心成立后,在北楼原757的机房基础上建了一个大机房,将当时很先进的Encore Multimax520小型机安装在里面,从那时起,我的经历就和智能中心大机房再也分不开了。从上研究生时在大机房学习Unix操作系统,写多线程并行程序,完成并行组合搜索的硕士论文(由此和石锦彩老师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到参加工作后,在大机房完成曙光2000、曙光3000、曙光4000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每一步脚印都印在大机房的地板上。写到这忍不住走出去看了看新楼300平米的豪华大机房,不知道未来这里还要诞生多少光荣与梦想呢。
虽然当时也算计算所的一员,但除了食堂、研究生部,与计算所其它部门打交道的时候不多,倒是用了很长时间的“京字116部队”(计算所在60、70年代曾经的番号)硬皮笔记本,最初的学习生涯都徜徉在智能中心的小王国里。现在觉得智能中心对我从事科研工作帮助最大的是四件事。第一件是Sparc工作站和email。来计算所前,在北大用的计算机都是HP3000和Vax11/785这类小型机,面对的就是终端,上机还要用“机票”,还很紧俏,突然有自己的计算机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操作系统还是SunOS,感觉特高级,从那时起留下的烙印就是喜欢用命令行,特讨厌Windows的“傻瓜”界面。用SUN Sparc工作站编译程序特快,在1993年研制曙光1000时要给它配个前置机,是台386,觉得它慢死了,编译一遍OS核心简直要等一个世纪。当时李国杰老师的一个伟大之处是给我们开通了Internet和email(1990年),下面还要说到对我们科研的帮助。工作站和email这两件宝贝,让我见到其它同学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评估流程》课件.ppt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4年数智工程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范本(大全) .pdf VIP
-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范_JTS-T 202-1-2022.pdf
- 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审查技术导则》.pdf VIP
- 《木材学》——李坚 木材学笔记(完整).doc VIP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_(JTGF30-2015).pdf VIP
-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状调查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