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史地]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材料1: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路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管……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2: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思考: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区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的14个国家,提出了我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到60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0年内增加了一倍多。 “中印两国人民历来是友好的,现在两国独立了,应该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上,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此次两国代表商谈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问题,谋求解决那些业已成熟、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应按照这些原则进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底,周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双边关系的原则。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五项原则被写入万隆会议公报。 1979年6月,邓小平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首次公开表明了愿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2005年4月,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1955年4月18-24日,会议在万隆隆重召开,代表着占世界面积将近1/4(3100多万平方公里)和世界人口约2/3(14.4亿人)的29个亚非国家共计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外交成就2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尼赫鲁说:“‘潘查希拉’是佛教为人们所规定的五条人生戒律,我们两国相处的五项基本原则,可以说是国家之间相处的五条戒律。” 问题思考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必然性? 提示 (1)历史原因:中印两国在近代都遭到过列 强的侵略,国家领土和主权被肆意践踏。 (2)现实原因:国家独立后,面临巩固新政权、恢 复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但世界并不太平,两 大阵营严重对立。 (3)主要原因:中印作为邻国,需要正视历史与现 实,和平共处,维护地区稳定,符合双方的国家 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案 (1)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2)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3)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对中国: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外交成就3 1955年在第一次亚非(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外交成就4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