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集卷七·洪范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佑集卷七·洪范论

嘉祐集卷七·洪范论 ????【洪范论叙】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瑕垢以见圣秘。复列二图,一以指其谬,一以形吾意。噫!人吾知乎,不吾知,其谓吾求异夫先儒,而以为新奇也。知 ????【洪范论上】古 ????《洪范》之原出于天,而畀之禹。禹传之箕子,箕子死,后世有孔安国为之《注》,刘向父子为之《传》,孔颖达为之《疏》。是一圣五贤之心,未始不欲人君审其法,従其道矣。禹与箕子之言,经也。幽微宏深不可以俄而晓者,经之常也。然而所审当得其统,所従当得其端,是故宜责孔、刘辈。今求之于其所谓《注》与《传》与《疏》者而不获,故明其统,举其端,而欲人君审従之易也。夫致至治总乎大法,树大法本乎五行,理五行资乎五事,正五事赖乎皇极。五行,含罗九畴者也。五事,检御五行者也。皇极,裁节五事者也。傥综于身,验于气,则终始常道之次靡有不顺焉。然则含罗者,其统也,裁节者,其端也。执其端而御其统,古之圣人正如是耳。今夫皇极之建也,貌必恭,恭作肃;言必従,従作乂;视必明,明作哲;听必聪,聪作谋;思必睿,睿作圣。如此则五行得其性,雨、旸、燠、寒、风皆时,而五福应矣。若夫皇极之不建也,貌不恭,厥咎狂;言不従,厥咎僭;视不明,厥咎豫;听不聪,厥咎急;思不睿,厥咎蒙。如此,则五行失其性,雨、旸、燠、寒、风皆常,而六极应矣。噫!曰得,曰时,曰福,人君孰不欲趋之;曰失,曰常,曰极,人君孰不欲逃之。然而罕能者,诸儒之过也。夫禹之畴,分之则几五十矣。诸儒不求所为统与端者,顾为之传,则向之五十又将百焉。人之心一,固不能兼百,难之而不行也。欲行之,莫若归之易:百归之五十,五十归之九,九归之三。三,五行也,五事也,皇极也。而又以皇极裁节五事,五事得而五行従,是三卒归之一也。然则所守不亦约而易乎。所守约而易,则人君孰欲弃得取失,弃时取常,弃福取极哉!以一治三,以三治九,以九治五十,以五十治百,天意也,禹意也,箕子意也。古 ????【洪范论中〈并图〉】斋 ????或曰:古人言《洪范》莫深于歆、向之《传》,吾尝学而得之矣。今观子之论,子其未之学耶,何遽反之也。子之论曰:“皇极裁节五事,其建不建为五事之得失。”《传》则拟五事而言之,其咎、其罚、其极与五事比,非所以裁节五事也。子又曰:“皇极建则五福应,皇极不建则六极应。”《传》则条福、极而配之貌、与言、与视、与听、与思、与皇极,又非皇极兼获福、极也。然则刘之《传》,子之论,孰得乎?知 ????曰:尔以箕子之知《洪范》与歆、向之知孰愈?必曰:箕子之知愈也。则吾従之。彼歆、向拂箕子意矣,吾复何取哉。虽然,彼岂不知求従箕子乎?求之过深,而惑之愈甚矣。歆、向之惑,始于福、极分应五事,遂强为之说,故其失浸广而有五焉。今其《传》以极之恶、福之攸好德归诸貌;极之夏、福之康宁归诸言;极之疾、福之寿归诸视;极之贫、福之富归诸听;极之凶短折、福之考终命归诸思。所谓福止此而已,所谓极则未尽其弱焉。遂曲引皇极以足之。皇极非五事匹,其不建之咎,止一极之弱哉?其失一也。且逆而极、顺而福,《传》之例也。至皇之不极,则其极既弱矣,吾不识皇之极,则天将以何福应之哉?若曰:五福皆应,则皇之不极,恶、忧、疾、贫、凶短折,曷不偕应哉?此乃自废其例。其失二也。箕子谓咎曰狂、僭、豫、急、蒙而已,罚曰雨、旸、燠、寒、风而已,今《传》又增咎以眊,增罚以阴,此其揠圣人之言以就固谬。况眊与蒙无异,而阴可兼之,而别名之,得乎?其失三也。《经》之首五行而次五事者,徒以五行天而五事人,人不可以先天耳。然五行之逆顺,必视五事之得失,使吾为《传》,必以五事先五行。借如《传》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则木不曲直,厥罚常雨。其余亦如之。察刘之心非不欲尔。盖五行尽于思,无以周皇极,苟如庶验增之,则虽蠢亦怪骇矣。故离五行、五事而为解,以蔽其衅。其失四也。《传》之于木,其说以为貌矣,及火、土、金、水,则思、言、视、听殊不及焉,自相驳乱。其失五也。夫九畴之于五行可以条而入者惟二,箕子陈之,盖有深旨矣。五事一也,庶验二也。验之肃、乂、哲、谋、圣,一出于五事;事之貌、言、视、听、思,一出于五行,此理之自然,可不条而入之乎?其他八政、五纪、三德、稽疑、福极,其大归虽无越于五行、五事,非可条而入之者也。条而入之,非理之自然,故其《传》必钩牵扳援,文致而强附之,然后可以仅知此福此极之所以应此事者。立言如此,其亦劳矣。且传于福、极既尔,则于八政、五纪、三德、稽疑亦当尔。而今又不尔,何也?《经》曰:“五皇极。皇建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此言皇极建而五福备。使《经》云皇极之不建,则必以六极易五福矣,焉在其条而入之乎?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