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设计精选.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精选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班 级: 2013级环境工程2班学号:姓名:完成日期:2016年1月10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2013级环境工程(2)班指导教师:工作部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加深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实际的监测例子,巩固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使学生逐步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原理、方法、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和操作动手的能力,熟悉在监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具备从事环境保护行业人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二、设计课题:黄石市磁湖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三、基础数据:课程设计中的所有基础数据必须符合我国相关规范,具体如下:1.布点、采样、分析与监测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科学可信;3.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规范、层次分明、条理清晰;4.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5.监测与评价的结论明确;6.提出的防治措施合理。 四、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黄石市磁湖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优化布设三个采样点,监测六个项目:pH、水中悬浮物、色度、COD、DO和六价铬;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改善磁湖水环境的对策和建议,总结。五、提交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成果装订成册,最终课程设计成果包含:封面、任务书、目录、监测方案(监测目的、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制定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数据处理、结果评价、课程设计总结、参考文献。六、时间安排2015年12月21日—2015年12月27日(第十六周),1个教学周。七、设计参考资料:(不少于10篇)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环镜监测》课程后完成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较完整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学生通过进行区域环境现状调查,拟定监测方案,优化布点,采集样品分析测试,整个监测过程要求在质量保证下完成,最后完成撰写《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且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格式规范、语句通顺、数据真实有效、防治措施合理、结论明确。三、课程设计内容黄石市磁湖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优化布设三个采样点,监测六个项目:pH、水中悬浮物、色度、COD、DO和六价铬;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改善磁湖水环境的对策和建议,总结。四、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总体符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具体要求如下:(一)课程设计实验过程的要求1、认真分析设计任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运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拟定水质监测方案。(1)收集与水质监测有关的资料;(2)水质监测网点的布设:确定采样点布设位置以及数量;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确定水质监测项目,合理选择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3)选择采样和监测技术: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以及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采样技术、监测方法和技术;(4)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处理,按要求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并对水环境质量进行描述和评价;质量保证是保证监测过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实施计划是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2、水样采集与分析测试的要求(1)野外采样,注意人身安全;(2)根据监测项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采样器和存储容器;(3)采样时,注意水样的类型,力求采集的水样要有很好的代表性;(4)按照监测项目的性质和分析方法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技术。3、在实验室测试分析中,选择成熟且实验室能够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分析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分析结果,认真记录并分析这些现象和数据,做出正确的评判。通过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分析数据可靠,严禁编造数据。(二)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1、课程设计成果包括:封面、任务书、指导书、目录、监测方案(监测目的、监测对象、监测网点、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制定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数据处理、结果评价、课程设计总结、参考文献。2、本次课程设计共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又以四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监测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监测实施计划分小组实施。四、课程设计安排课程设计资料调查及方案优化:2015年12月16日—12月20日(第十五周);采样时间:2015年12月18日—12月20日,连续采样三天,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各采样一次;分析时间:2015年12月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