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层气井固井工艺新技术.ppt
煤层气井固井工艺新技术 一、固井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二、粉煤灰固井技术的成功实验和应用 三、绕煤层固井技术的实验及施工 四、结论 汇报提纲 一、固井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二、粉煤灰固井技术的成功实验和应用 三、绕煤层固井技术的实验及施工 四、结论 韩城地区地层特点 韩城矿区地形复杂,高差470m—1200m,由东南向西北渐高;整体上为北东向展布、向西北倾斜的单斜构造,浅部发育断层及次级褶曲、深部构造简单。区内构造类型多样,展布方向及相互关系复杂。高角度裂隙发育,部分自营区块地层漏失严重,属于低渗欠压地层。图1 由于初期对韩城地区地层认识不足,同时煤层气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与油气田开发有很大的不同。刚开始采用的是油田那套固井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对原有的固井方案做出了一些改进。 图1 韩城地区构造图 对原固井方案的几点改进 1、减少前置液用量,改变前置液性能,加入适当的化学处理剂(降失水剂或复合纤维),使其粘度不低于循环时钻井液的粘度,减少其对井壁的冲刷; 2、进一步降低最上部100-150m水泥浆的密度 。 3、在水泥浆中加降失水剂(1.3-1.5%)和减阻剂(0.2%),尤其在煤层以上60-80m的水泥浆中加入早强剂,目的是为了保证封固石盒子组底部的大段砂岩,部分砂岩裂缝发育,容易发生漏失。 规范现场操作,加强钻井方和固井方的沟通和交底 1、对于钻井过程中漏失比较严重的井,固井之前井队进行憋压实验,对于不同段井深的井采取憋压相应压力,确保固井时,水泥浆不压穿地层;憋压实验见图2 图2 憋压实验现场 2、前100m封固段水泥浆密度控制在1.50-1.55g/cm3之间,其余井段控制在1.60-1.65g/cm3之间,泵入排量小于或等于循环钻井液时泥浆泵的排量 ; 3、控制好压塞,顶替水泥浆的排量500L/min,使其达到紊流或塞流流态,计量顶替,小排量缓慢碰压; 4、每口井都要取小样(用现场水)做稠化实验 ; 5、固井前检查好施工设备,管汇,闸阀,确保固井施工的连续性。 图3 固井施工现场 规范现场操作,加强钻井方和固井方的沟通和交底 一、固井方案优化和改进 二、粉煤灰固井技术的成功实验和应用 三、绕煤层固井技术的实验及施工 四、结论 来源及优势 粉煤灰水泥浆体系具有3大优势:(1)降低密度,减轻污染;(2)节约成本;(3)增加固井施工的成功率 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称为粉煤灰。其主要化学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三氧化铁,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属硅铝型低钙粉煤灰。韩城粉煤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只有常规G级油井水泥的1/7。粉煤灰往往被电厂当做工业废料直接倒掉,因此可以很容易获得原料。 常规水泥浆体系固井成本高,密度只能控制在平均1.60g/cm3以上,对煤层有较大的压力污染和固相侵入污染。 根据水泥和粉煤灰的不同配比,实验不同的添加剂,测定固井参数及抗压强度等。试验数据见表1、表2和表3。图4是不同比例样品的胶结图片。 编号 1 2 3 4 5 6 水灰比 0.84 0.77 0.68 0.60 0.52 0.44 水泥重量/g 300克=水泥:粉煤灰=1:2 添加剂/% 2.5 2.5 2.5 2.5 2.5 2.5 总液量/ml 465 445 415 380 350 320 比 重/g/cm3 1.39 1.43 1.47 1.50 1.55 1.59 流动度/mm 34 33 32 30.5 29 27 养护温度 49-50° 初凝时间/h 4:07 4:08 3:55 3:39 3:22 2:54 终凝时间/h 4:28 4:31 4:16 3:58 3:48 3:07 间隔时间/min 21 23 21 19 26 13 表1 粉煤灰室内试验(水泥:粉煤灰=1:2) 室内试验 编号 1 2 3 4 5 6 水灰比 0.68 0.58 0.51 0.68 0.58 0.51 水泥重量/g 300克=水泥:粉煤灰=1:1 300克=水泥:粉煤灰=2:1 添加剂/% 2.5 2.5 2.5 2.5 2.5 2.5 总液量/ml 410 370 345 410 375 345 比 重/g/cm3 1.50 1.53 1.57 1.49 1.54 1.58 流动度/mm 29 25.5 22 31 28.5 25.5 养护温度 49-50° 初凝时间/h 4:50 4:25 4:03 4:04 4:56 3:42 终凝时间/h 5:10 4:43 4:29 4:29 5:15 4:06 间隔时间/min 20 18 26 25 19 24 表2 粉煤灰室内试验(水泥:粉煤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