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与通信]GSM系统网络优化
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GSM讲义 第七章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网络识别参数 第三节 系统控制参数 第四节 小区选择参数 第五节 网络功能参数 第六节 切换参数 第七节 GSM网络优化 第八节 GSM交换网络的优化 第九节 GSM无线网络的优化 第十节 GSM优化实例和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的前提条件 三、无线网络评估 通过对网络进行测试、话统分析、信令分析及用户投诉记录分析,对网络的运行状况给出全面地分析和评估。 1、网络评估 (1)覆盖评估:根据基站布局、以及天线类型/下倾角/高度设计、天馈组合使用情况、基站发射功率等方面对网络覆盖的效果及影响进行评估。 (2)话务量及均衡性评估:结合网络区域内的话务分布密度、站型配置、话务均衡措施、超忙和超闲小区统计情况进行话务分布及小区合理性评估。 (3)频率计划评估:结合站型配置、可用频率资源、频率复用方式、抗干扰措施使用、实际测试和移动用户主观感觉情况对频率计划进行评估。 (4)网络干扰评估:通过分析话统、用户投诉和路测数据验证,对网络干扰情况进行评估。 (5)通话质量评估:从CQT和DT测试中出现的话音断续、单通双不通、串话、回声以及背景噪声情况进行通话质量评估。 (6)掉话评估:结合话务统计结果、用户投诉以及路测数据评估网络掉话情况。 (7)网络拥塞评估:从话务统计数据、大量的拨打测试结果可掌握网络拥塞情况并得出评估结论。 (8)切换性能评估:通过话统中的切换性能测量数据、以及路测中得出的切换点统计分析。 (9)呼叫建立评估:从大量的CQT、DT测试数据和信令数据分析中得出网络呼叫建立情况的评估。 (10)双频网性能评估:结合不同组网方式与配置(MSC/BSC)、话务吸收策略、双频网切换和位置更新、信令负荷评估双频网络运行状况及质量。 (11)无线接通率评估:分析话统中的小区的TCH和SDCCH拥塞性能测量结果,对无线接通率作出评估。 2、网络评估方法 (1)OMC和交换侧话务统计数据:包含整体网络服务质量信息和每个小区的服务质量信息; (2)BSC数据库:包含现网的频率计划、邻区计划和小区参数信息; (3)网络规划工程数据:包括天馈参数的设计、设备使用信息; (4)DT测试:在市区、交通干道上做大量测试(包括自动拨号测试、持续通话测试、手机空闲状态测试、不同网络测试等),得出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呼叫成功率)、干扰分析、覆盖分析、网络切换工控参数合理性分析、邻区分析、信号强度分布图和语音质量分布图; (5)CQT拨打测试:在热点区域,如政府机关、新闻中心、机场车站地铁、大型商场、写字楼等区域选点进行室内拨测,记录不同网络的测试结果; (6)接口信令数据:提供网络不同接口的问题诊断信息; (7)移动用户投诉:对用户投诉进行统计,并在网优调整方案中提出解决办法; 3、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是在网络评估的基础上,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定位问题原因,并做出全面具体的方案,对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最终解决当前存在的用户投诉及网络运行问题,实现您所希望的网络运行质量。同时我们在全面网络优化的基础上,对网络未来的发展给出规划分析及建议,使您对网络的发展方向清晰明确,通过及时的网络调整或扩建,预见性地规避网络将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1)网络覆盖优化:采用完备的天馈调整技术(包括天馈系统部件选配、天线电气/机械下倾、方位角、高度)、基站发射功率和三维覆盖技术(包括微蜂窝技术、分布式天馈系统、基站设备调整等)手段进行优化; (2)话务负荷优化:包括进行载频调整、切换门限、重选参数和小区级别调整、启用负荷切换/定向重试功能、天馈调整、双频网优化等等; (3)频率计划优化:包括同邻频碰撞测试及频点调整、紧密频率复用方式(多层紧密复用、1×3、1×1等)调整、小区分裂、微蜂窝等手段缓解频率压力,避免干扰; (4)外界干扰优化:可快速定位干扰原因,对网内外干扰进行甄别定位,并通过天馈调整、基站发射功率调整、频率优化和各种抗干扰措施(跳频、功空)来降低干扰,以及通过测试定位外界干扰源来排除其对网络影响; (5)通话质量优化:主要从改善同频载干比和邻频载干比方面进行优化,并通过定位传输和时钟等问题来优化通话质量; (6)掉话率优化:综合覆盖、话务量、干扰、设备稳定性、传输、时钟等方面进行优化; (7)话音信道拥塞率优化: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干扰和传输问题、扩容或载频调整、无线参数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 (8)无线接通率优化:通过对无线参数的调整,降低SDCCH和TCH的拥塞,对无线接通率进行优化提高。 (9)切换成功率优化: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