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医学,诊治,治疗,中医,西医,超声波,内科,外科,骨科,药理学,针灸
《艾条里的养生经》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灸,灼也,从火,久声。” ——《说文解字》
火把人类与动物界区分开来,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薪火相传。根据考古发现,早
在80万年前的兰田人和50—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这表明人
类对火的使用,已使先民由“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淮南子?修务训
》)的生食生活过渡到“炮生为熟,以化腥臊”的熟食生活,并且进一步发明了人工取
火,并且把发明人工取火的人叫做“燧人氏”。无独有偶,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普罗米修
斯盗火拯救人类的传说。由此可见,有目的的使用火,是人类生存繁衍历程中的一个里程
碑。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火不仅赐予人类温暖、光明和食物,还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灸,就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发明的一种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医疗方法。
“灸,灼也,从火,久声。”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
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火的发现与使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自身发展,也为灸法的产生提供了必不
可少的物质基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先人在烤火取暖、烧烤食物时,本身就会产生周身发
热、舒适和轻松的感觉,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这使一些因寒冷而致的痼疾得到了缓
解,久而久之,产生了以火疗病的认识。或者是在用火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皮肤的灼烧
伤、烫伤等现象,意外地发现固有的疾苦得到了减轻或消失,不断重复的经历产生了经
验,因而产生了灸法。可见,灸法和寒冷是相伴而生的,《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
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
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
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方天气寒冷,多发与风寒相关的疾病,以火治病的灸
法应运而生也就不以为怪了。因寒致病给人造成的痛苦,由于得到温热的治疗,产生了舒
爽感,而且这种温热效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达到了减轻疾苦的目的,又没有其他疗法带
来的不适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华民族的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一直
沿袭至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焕发了勃勃生机。
灸,从久声,形声且会意,也有“久”之意,代表长久,久远的含义。认为艾灸以火
治病,需要“久”,重视“久”,运用“久”。火和“久”有机结合,就能够达到祛病防
病的作用。揣摩古人“久”的内涵,不外乎三个方面:
其一,艾灸施加于身体的穴位上,需要久灸、重灸才能起效。艾灸发出的温热效应能
够产生治疗作用,但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灸量”。灸量是指灸
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
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
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
“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意思是说要想达到艾灸产生治疗效应的灸量,也
就是产生得气感,“火必足”。“火必足”就是要在穴位上多灸,久灸且重灸。古代人很
有意思,按照年龄确定灸量,叫做随年壮。《素问?骨空论》记载:“灸寒热之法…以年
为壮数。”比如你今年40岁,那么在穴位上你适宜的灸量就是40壮,这种方法便于记忆,
切合实用,非常适合家庭自我保健。现在我们使用灸疗其实是很灵活的,不必墨守陈规,
只要艾灸时皮肤微微发痒、发红或者有一点点痛即可,有些人或有时候会出现放射传导感
更佳,中医称为“得气”。有了得气感就说明产生了明显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达到了灸
量,这样就可以了,应用时千万不要矫枉过正,灼伤皮肤,化脓感染。应掌握的原则就是
在不损伤皮肤的情况下,使艾灸的刺激达到足量,维持温热效应的持续性,体现“久灸”
的特点。
其二,艾灸治病养生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使用才能发挥神奇的疗效。艾灸通过激发
和扶助人体的正气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延年。这个过程是要不断积累,以外部艾灸的
星星之火点燃人体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与艾灸时刻相伴,才能从中体会到生命
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专著《扁鹊心书》中有首诗是这么说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
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鑯寿算又如何。”在斗转星移的365天中,时常不忘灸
一灸我们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身轻体健,不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样
长寿。古人特别强调要坚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现。张杲在《医说》中就强调“若要安,三
里莫要干”,持之以恒地亲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体,生命之火就会更加灿烂。
其三,艾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