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修辞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修辞总结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修辞总结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示例1: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答题示例2: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少喝有眼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修辞辨析 例1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 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 [解题指津]此题是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选择。解答时,要认真品读句子,根据平时积累的修辞知识进行判断。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构成,而D项只有两个句子,因此构不成排比。 参考答案:D 二、赏析作用 例2.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必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解题指津]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能力。这段文字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反问、排比等修辞方法,选项A、B、C的说法都正确。选项D中,反问的修辞是对的,但对其作用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读书能给人内心世界带来美好感受的情形。 参考答案:D 三、仿写句子 例3 .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所给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情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 [解题指津]这是一道将修辞手法放在补写句中来考查的题目。做题时除了要注意补写的句式应与所给句子相同或相似外,还要注意修辞运用的一致性。很明显,所补写句子应与所给句子构成排比句,同时补写句子是对“无字处读书”的阐释。 参考答案: 示例: (1)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2)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有错必纠] 1.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