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政史地]42王安石变法内容
1、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设想和决心; 3、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部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 ??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 ???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 苏轼:主张考诗赋; 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 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第(2)问“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较为简单。 * *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引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著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范仲淹“忧”什么? 复习回顾 岳阳楼 一忧(忧虑):社会危机的严重 阶级矛盾激化 政治危机 积弱局面的形成 改革是解决社会危机的有效途径 ——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十一世纪改革的背景和序幕 经济危机 积贫局面的形成 边疆危机 二忧(忧愤):庆历新政失败 ◆庆历新政失败说明了改革具有艰巨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中国十一世纪改革的背景和序幕 ◆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傍过者无颜色。 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1、赋税徭役繁重,自然灾害严重,农民生活困苦,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辽、西夏威胁,民族矛盾激化,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北宋统治者面对这种社会现状怎么办? 一、起用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任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数学]高考领航数学2013届高三复习资料3-1.ppt
- [高三理化生]12011新课程培训高三复习指导学习《2011高考化学考试说明》.ppt
- [高三理化生]2010高考二轮复习物理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doc
- [高三理化生]2010高考备考试验复习系列之主干内容相关实验分析.doc
- [高三理化生]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课件:专题4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ppt
- [高三理化生]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pt
- [高三理化生]2011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卷.doc
- [高三理化生]2011考试说明.doc
- [高三理化生]2011高三专项练习: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doc
- [高三理化生]2012年2月理综测试生物部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