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精选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题及国内(外)的研究
目前,直流调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己达到比较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随着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出现,更提高了直流调速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大多数调速技术都是结合工业生产中,而在民用中应用相对较少,所以应用已有的成熟技术发性能价格比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直流调速单元,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变额技术的出现,交流调速一直冲击直流调速,但纵观全局,尤其是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再加上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出现,更提高了直流调速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直流调速仍将处于重要地位以往直流调速系统控制器采用分立元件,其故障率高,稳定性差,技术落后,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成为主流。目前,国内的数字式直流调速装置主要是采用单片机构成数字调节器、数字触发器,其缺点是:系统硬件结构复杂:单片机浮点运算能力差,因而只能完成简单的控制算法,难以满足各种复杂的控制要求;系统运行的监控性能差。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用DSP作为主控芯片,其具有执行速度快(可达30MIPS),浮点运算能力强,能够完成较复杂的控制算法的特点。在系统硬件方面,DSP芯片内集成了A/D转换、事件管理器、串口通讯等功能器件使得系统硬件路设计相对简单,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监控性能也得到了改善。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虚拟加载技术的出现,近年来电封闭加载技术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说在变速箱的实验平台中。因为变速箱试验台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加载方法和结构形式,以前采用机械闭式试验台或内燃机驱动电涡机测功机加载的方法。前者机械结构复杂,易产生有害弯力矩,后者功耗大,能量无法回收,控制精度差,响应速度慢。国内已经改为机械式的电封闭实验平台。所以电封闭虚拟加载技术在节能降损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实际上在许多拖动工程中,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数学模型事先是难以确定的,其动态参数乃至于模型的结构仍经常发生变化。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控制系统,它能够自动地补偿在模型阶次、参数和输入信号方面非预知的变化,即自适应控制。本文以直流调速系统为实验平台,探讨了基于DSP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从而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二、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完成本课题的工作进度计划1993.8-9
[4]王银玲.数字控制直流调速单元的研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机械电子工程,2005.
[5]Leonhard W Control of Electrical Drives[C], 2001.277—308.
[6]David Alter Using the Capture Units for Low Speed Velocity Estimation on a TMS320C240[TMS320DSPDESIGNERS NOTEBOOK.Number [C] 1983.68-72
[7]Texas Instruments Second Generation TMS30 Users Guide[J]. 1987,52 (6):132-142.
[8]朱耀忠.电机与电力拖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65-74 .
[9]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41-48.
[10]薛迎成,潘俊民,潘志扬,基于DSP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J].电力电子技术,2001,35(2):18-20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小组意见指导小组组长系说明:1. 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正式开始做毕业论文(设计)的第2周末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2. 每个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撰写本报告一份,作为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查学生能否承担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依据,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最新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T∕CCSAS 001-2018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pdf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基于PLC控制的小车自动化送料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VIP
- 2025北京海淀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社会的不婚现象:现实与潜在影响探讨.docx VIP
- 2025最新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和答案.docx
- 5.2《稻》《作酢法》+二则(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VIP
- 2025年非车险考试题 .pdf VIP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