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国际法律事务所资料蒐集系统论专利法之惩罚性赔偿作者周.DOCVIP

中天国际法律事务所资料蒐集系统论专利法之惩罚性赔偿作者周.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天国际法律事务所资料蒐集系统论专利法之惩罚性赔偿作者周

論專利法之懲罰性賠償 作者:周金城、吳俊彥 一、引言: 我國損害賠償的制度中,賠償義務人所必須負擔的損害賠償範圍,以填補被害人所受之損害及其所失之利益為原則(民法第二百十六條參照),超出此範圍的懲罰性賠償則屬例外。又一般之損害賠償,就賠償義務人的主觀要件,除了賠償義務人是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其損害賠償責任才必須以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為限外(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項後段參照),不論該賠償義務人主觀上是故意或過失,其損害賠償責任並不會因此而有所不同,但懲罰性賠償的規定,則以賠償義務人的故意為主觀要件。 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源起,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二千年之漢摩拉比法典、羅馬法和摩西律中倍數賠償的觀念,此後又出現在英國普通法(common law)中,之後又為美國所繼受,甚至成為美國普通法的原則之一。如前所述,懲罰性賠償制度並非我國立法原則,所以我國民法並沒有懲罰性損害賠償的規定。而某些特別法則移植英美懲罰性損害賠償的制度,諸如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二項參照)、公平交易法(第三十二條參照)、著作權法(第八十八條第三項參照)、營業祕密法(第十三條第二項參照)、消費者保護法(第五十一條參照),以及本文所要探討的專利法等。我國專利法在民國(下同)九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已全面廢止侵權刑事處罰規定,除罪化後對於一向習慣採「以刑逼民」之訴訟策略之專利權人,這無疑是一大衝擊,但回歸民事途徑解決侵權問題後,卻使得原本不受重視的損害賠償估算、懲罰性損害賠償等問題,相形顯得重要。 由於以往以刑事訴追為主的訴訟策略,使得我國懲罰性損害賠償規定的法律適用並不普遍,故當筆者著手研究專利法中關於懲罰性損害賠償的議題時,竟然發現我國法院實務上關於懲罰性損害賠償案例貧乏,有關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案例更是屈指可數,而僅有的少數法院判決中也鮮少交代懲罰性損害賠償倍數多寡的客觀依據。因此欲認識我國專利法之懲罰性賠償制度,筆者認為有必要從懲罰性損害賠償的法理、專利法中懲罰性損害賠償的立法沿革、比較他國立法例,以及我國專利爭訟實務等幾個角度探究之。 二、懲罰性損害賠償的法理: 定義: 依美國侵權行為法整編第九百零八條,關於懲罰性損害賠償的定義為: (1)在損害賠償及名義上之賠償以外,為懲罰極端無理行為之人,且亦為嚇阻該行為人及他人於未來從事類似之行為而給與之賠償。 (2)懲罰性賠償得因被告之邪惡動機或魯莽棄置他人權利於不顧之極端無理行為而給與。在評估懲罰性賠償之金額,事實之審理者得適當考慮被告行為之性質、被告行為所致或意圖致原告所受傷害之本質及程度與被告之財富。 又有所謂的懲罰性賠償(punitive damages or punitory damages)或報復性賠償(vindictive damages)或示範性賠償(exemplary damages)均是給付被害人超過其財產損害範圍的一種金錢賠償,當加害行為因行為人具有暴力、濫用權利行為、邪惡動機、詐欺等情形,或輕率且不道德的行為使損害加遽時,用來慰撫被害人心理上的創痛、情感上的傷痕、恥辱、抑鬱,或其他由加害行為所造成的會使損害加遽的因素,或用來懲罰行為人的不法行為,或嚇阻他人為同一行為。 承上所述,懲罰性損害賠償的效果,是為使賠償義務人負擔超過其所應負擔的賠償責任,而此一多出來的賠償責任,則是對賠償義務人的道德評價;這種評價與侵權行為的一般義務違反觀念可能尚能相通,但與侵權行為的不法侵害他人權利或法律所保護利之益概念,則有所不相容。 (2)功能: 1.懲罰: 在權利遭受他人不法行為侵害時,原則上有二種法律途徑可茲救濟,一為透過刑事訴訟途徑,使行為人受到刑罰的制裁,另一途徑則是提起民事訴訟,使其負擔損害賠償。刑事訴追的主要目的在於處罰,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在於損害的填補。因此當立法者在對特定之侵權行為,認為該侵權行為之本質,科以刑責嫌處罰過於嚴苛,僅規定其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又顯過於寬鬆;或是侵權行為本質不適合科以刑責,一般損害賠償又不足儆戒。易言之,該侵權行為無論放在刑事處罰或民事賠償範圍皆不適當之時,懲罰性賠償即成為解決問題的另一種選擇。由此可知,立法者選用此種制度,皆有其濃厚的懲罰目的存在,此點從我國專利法的除罪化,與侵害專利權懲罰性損害賠償規定的出現關連甚密,亦可窺見(容後詳述)。至於懲罰的內涵與一般刑事處罰的應報、預防目的並無不同,筆者爰不再另為贅述。 2.嚇阻: 通常專利權的侵害都有其特定的經濟目的,若對於賠償義務人科以遠超過其所可能預期經濟利益之金額,那懲罰性賠償之嚇阻功能,不言可喻。頗值一提者,在我國現行專利法關於懲罰性損害賠償的規定,是以填補性的賠償三倍範圍內為限(第八十九條第三項參照)之情形下, 4.報復: 美國法院近年來並不常以報復為判決給付懲罰性損害賠償的依據,但考量我國還未完全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