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推荐
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尧栾段YLTJ-5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技术负责人:批准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郑西高速尧栾段YLTJ-5项目经理部2017年06月11日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郑西高速尧栾段YLTJ-5标段起点桩号为K58+300,终点桩号为K69+900,全长11.6km。线路自东向西布线,起点接YLTJ-4标段,位于嵩县车村镇孟家庄西南侧,沿天铜路西行,绕东沟村南,下院南,于K59+700附近设置白云山互通和服务区(合并设置),路线继续沿天铜路南侧西行,绕石窑沟南,明白川南,栗园南,于白云漂流处K63+150上跨天铜线,之后路线设置铜河隧道,路线从K64+700处北沟口北侧上跨白云山景区,后设置白云山隧道至本标段终点。本标段正线路基(含互通正线)共计15段,长2.83km(双幅)。路基挖土石方138.77万m3,路基填土石方120.62万m3。路基填筑均利用沿线挖方或隧道弃渣填土,无借土。本标段涵洞台背回填共20处,桥台台背回填14处,台背回填22.5万方。2、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6、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7、河南省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3、首件工程选择台背回填首件工程选择K59+919涵洞,台背回填采用开山石渣、碎砾石土等透水性材料,回填方量11986.26m3。4、施工资源配置4.1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以常务副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工程技术、质检、测量人员组成的施工工艺试验小组。总体负责人(组长):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测量负责人:试验负责人:物资设备负责人:现场协调:4.2人员配置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主要负责人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职责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管理2总工负责项目技术3生产副经理负责施工组织4项目副经理负责安全生产监督5项目副经理负责质量控制6副总工负责技术指导7测量中心主任负责施工测量8试验主任负责试验检测9物资设备部长负责设备材料10作业队长负责现场施工4.3机械设备配置根据台背回填施工与合同要求,组织进场相应的机械设备。各台设备已经过精心维修保养,能够保证施工的需要。进场设备报验单上的各设备经检验机况良好,维修班配件齐全人员到位。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推土机≥135KW台12压路机25T台23平地机PY 185台14挖掘机323台25装载机50型台26手扶式压路机XG60051S台27自卸车18T以上自卸汽车台58洒水车10m3台14.4测量及试验设备配置根据路基工程的具体要求,项目部试验室和测量队配备了成套的路基检测设备。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电子称ES-30KHTS台12液塑限测定仪WX-Ⅱ(100g)台13电热鼓风干燥箱101-3ES个14标准土壤筛0.074~60mm套15电动击实仪LQ-DJ-Ⅱ型台16电子天平JY2001台17灌砂筒ф150mm个68全站仪TCR1201台19水准仪DiNi03台110GPS接收机南方 S82台15、台背回填技术标准为减少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感,桥梁、涵洞通道等结构物两侧台背采用以下措施:1、台背设置填料过渡段,过渡段路基采用开山石渣、碎砾石土等材料填筑。台背回填沿路线方向宽度为2.5H+5米,H为台背填土高度;2、要求基底至路床顶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6%;3、进行台背填方碾压施工时,应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大型压实机械的使用效率,当受到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涵洞两侧靠近涵台2m范围内回填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对于桥头锥坡也必须采用小型机械人工夯实;4、涵洞台背填土必须在盖板浇筑完毕,且盖板、台身、台帽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填料粒径宜小于50mm。涵洞顶部的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m后方可通行车辆和筑路机械。6、施工工艺6.1施工工艺流程6.2测量放样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放出台背底宽、锥坡位置、放出路基中线及边坡线。6.3路基接茬开挖台阶按测量放样结果,按设计图纸要求,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将与路基接茬处依次逐层开挖台阶,台阶宽1.5m,高1.0m,台背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