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内高次模式声波的分解和测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道内高次模式声波的分解和测量

利用单传声器分解和测量管道内的高次模式声波 冯善勇,赵跃英,盛胜我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 200092) 摘要: 利用数字声源信号可完全重复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单传声器对管道高次模式声波进行分解和测量的方法。与以前的研究相比较,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只需在管道中使用单个传声器进行单次测量,避免了多传声器之间的相位匹配问题,并且极大地提升了可分解的高次模式数量。阐述了此模式分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测试系统;通过实验测量,与传统的驻波管法相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实验应用,对于口径为600mm的方形管道,在500Hz、1000Hz和2000Hz时,对管中存在的高次传播模式进行测量和分解。 关键词:模式分解,管道, 高次模式 Higher-order Modes Decomposition and Measurement in Ducts Using Single Microphone FENG Shanyong,ZHAO Yueying,SHENG Shengwo (Institute of Acoustic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A new method for decomposing and measuring higher-order mode waves in ducts using single microphon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repeatable inspiriting sound source associated with a slowly moving microphone along central axis of the duc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search, some problems such as microphone matching can be avoided, and much more modes can be obtained. At firs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odes decomposition, as well as single-microphone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scribed. 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s with those of the standard measurement in standing wave tube. Finally some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a 600mm square waveguide are discussed. Keywords: modes decomposition, duct, higher-order mode 1引言: 当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除了对应零次模式的平面波之外,通常还存在高次模式的声波。研究模式分解技术以及精确测量高次波的强度,对于分析管道中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模式分解技术目前主要是以解析的方式将管道中的声场按各阶模式展开,然后通过管道中的多点测量加以求解,从而得到各次模式的强度。有关管道内声传播模式的分解技术,不少研究者都做了很有成效的工作。 1972年,Moore[1]最早提出了一种在圆形管道中的高次模式分解方法。其声源采用周期性信号,利用两个传声器获得信号。但此方法只考虑了圆周向模式,而未考虑径向模式。另一局限性是无法分离每个模式的入射和反射分量; 1981年,Kerschen和Johnston[2]提出了在圆形管道中应用于周期信号和随机信号的模式分解法。但此方法同样不能分离反射波分量,并且只考虑了圆周向的模式分解;1987年,Salikuddin和Ramakrishnan[3,4]提出了使用瞬态信号进行测量的模式分解法。 在这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1989年,Abom[5]通过测量一对传声器之间的传递函数,将模式分解法扩展到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声源信号,并能测量入射和反射部分能量;1998年,Akoum和Ville[6 ]同样基于传声器对传递函数,对圆形管道中的高次传播模式进行分解。实验中使用的声源信号为白噪声,通过旋转声源和改变两个传声器的径向位置形成N种不同的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测得两传声器之间的传递函数,进而由这N个传递函数对管道中的模式进行分解。 2006年,Sitel和Ville等人[7]利用4个传声器组成的接收系统对圆形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