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一、夯基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以下两题。
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出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写出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阁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解析:“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
答案:C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次第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尤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解析:诗歌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没有总、分,更没有首尾照应。
答案:A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门巷深深过客稀
C.寒气偏归我一家
D.小院地偏人不到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满庭鸟迹印苍苔”是说人迹罕至,可以排除C项;“西斋”“满庭”都表明在家中,不会在“林间”,可以排除A项;而“过客稀”不会导致“满庭鸟迹印苍苔”,因此只能是“人不到”,而且“人不到”更显出清幽、僻静,更吻合诗歌的意境。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所给绝句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金井梧桐秋叶黄,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A.火照西宫知夜饮
B.大漠风尘日色寒
C.珠帘不卷夜来霜
D.长信宫中秋月明
解析:根据绝句平仄要求、押韵特点及诗意诗境可选出。这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其一),诗歌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答案:C
4.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解析:对联讲究句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反,上下句用字不能重复或词义不能重复。B项“荷花”与“芙蕖”重复,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C项“鲲鹏”是动物,“飞”是动词;D项“冬雪松竹”和“秋月芙蕖”不相对。
答案:A
5.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小组【 】
解析:在选择相应对联时一定要找到对联与相应社团的一致点。⑤有表演的成分,所以应送给戏剧社;③中由“入毫端”可以推知与写作有关,所以应送给文学社;①中有还原事物的真面目的意思,所以应送给摄影小组。
答案:⑤ ③ ①
6.下面是以《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传主杜甫为对象拟写的上联,请从所给的其他传主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然后以所选传主作为对象写一个下联。
鲁迅 毛泽东 沈从文 贝多芬 达尔文 马克思
对象:杜甫 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澜,成就诗史诗圣
对象: 下联: ?
解析:一要符合对联格式基本要求,二要内容体现传主生平特点。
参考答案:鲁迅 千秋孤冷耸立胸中山岳,锤炼赤胆忠心
毛泽东 一时俊彦崭露头角峥嵘,甘愿润雨润花
沈从文 千卷遗篇描绘湘西山水,尽显乡音乡情
7.下面的词句是清末某文学家为武侯祠撰写的对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成上下两联。
①六出七擒 ②取西蜀定南蛮 ③中军帐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及答案.docx
- 2016版二年级上册:3 敕勒歌 教学设计.doc
- 2016高考生物二轮高考仿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解析).doc
- 2016高考生物二轮高考仿真模拟试卷(3)(含答案解析).doc
- 2016高考生物二轮高考仿真模拟试卷(4)(含答案解析).doc
- 2016高考生物二轮高考仿真模拟试卷(5)(含答案解析).doc
- 2016高考生物二轮高考仿真模拟试卷(6)(含答案解析).doc
- 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1-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doc
- 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以世界区域为背景综合题(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旅游地理(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