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VIP

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O 分) 本卷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公元府323 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 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一致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燔诗书而明法度” D.“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2.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 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 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 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 不然。入阁办事者, 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指明内阁成员可有可无B.批评太监干政 C.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D.批评皇权过重 4.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有田方为 福。”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这一现象 A.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强固B.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 C.导致土地占有趋向豪强地主D.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5.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 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 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 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6.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 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B.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C.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D.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7. 荀子说:“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这反映出 A.礼乐成为先秦君王的治世手段B.荀子主张人性本善的伦理观点 C“克己复礼”成为诸侯治国之策D.荀子承继了孔子教民以善的思想 8. 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的具体行动, 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 A.天人感应B.知行合一C.经世致用D.格物致知 9.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 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 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B.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C.儒学思想 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10.中国近代史上,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 万银元。据记载这种银元是印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 墨西哥银元(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以银元作为赔款货币的主要原因是 A.墨西哥银元世界通用B.清政府储有大量银元 C.英国只接受第三方货币D.清朝严格限制白银外流 11.“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 ·2· 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 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上述材料对“这 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 A.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C.革命史观D.社会史观 12.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 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 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改节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13. 1914~1924 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