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学前测试调查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周长》学前测试调查分析 在三年级两班(各层次)中共抽14人调查测试,结果如下: 14人中,4个(30%)没听说过周长,也无法猜想用语言描述。10个(70%)听说过。这10个中其中3人只是听说过“周长”这一名词,但无法用语言或图示描述,有7人用语言或图示进行描述,占全部人数的50%。描述情况如下: 有3个孩子认为是物体边沿的长度——三年级孩子能用上“边沿”一词,分析,是曾看了数学书上的描述“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有2孩子分别这样描述:“一个物体的长度”、“应该是一个事物外围的总长度。”——分析,有生活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周长”。 有一个孩子这样描述:“周长的意思就是一个图形所有的边的长加起来的长度。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就是32厘米。”——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看到他的答案,忍不住追问:“你是从哪儿得知的?”“我是在电脑上看到的!” 孩子很轻松自豪的回答我。“什么网站上?”“你上4399.com,wawayaya时空港,找到开心数学网,上面一到六年级的数学知识什么都有!我经常玩!上面还有很多小游戏!不过要有注册号、密码。”……我们聊了一会儿。回家问了才上二年级的女儿,竟然女儿也知道4399。看来我这回真是OUT了!向孩子学习!!! 以上6个孩子的共同点是都能认识到周长是指长度,说明50%的孩子对新知的纳入应该会是轻松自然接受的,不困难。 还有一孩子画了一张进行图描述——这是一份 周长很有代表性作品!孩子能用这张图来表示,实属难 周长 能可贵。但这说明我们有部分孩子已有的生活中 “周长”的意义与数学中“周长”的意义理解是有 出入的。这恰反映出我们数学教学中的着力之处,即如何生活数学化! 在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某物体的周长与数学中的周长是不一样的。生活中物体的周长如:镜框的周长、数学书的周长、某花台的周长是包括它一周长度总和。这里的一周的长度往往是指几个面的长度和。而数学中的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周长,它是从生活中的周长抽象出来的。是将生活中的物体的一个面沿着它的四周描下来,抽象成一个平面图形,这个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长度总和即它的周长。即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周长是一个数量概念(数),而围绕图形一周的边线是一个空间概念(形)。前者抽象后者直观,前者通过后者来显示,后者通过前者来计算。学生往往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周长它只能通过量、估计、计算而得到。而不能指、画、摸。就如可以摸一个长方形的边,但不能摸它的边长;只能摸一个物体的面而不能摸它的面积一样。 对于第3题,你能想出办法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吗?长方形有4个孩子给出了具体计算的方法。 学生1:“用两对边分别乘2,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涂涂改改,但我相信这孩子已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2和学生3:“量出长和宽,×2再加起来。”——思路很清晰! 学生4:“把长方形的宽量出来乘2,再把长量出来乘2,两者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思路清晰,叙述有序! 还有3个孩子从他们的答案中能感受到他们也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学生5:“用乘法”、学生6:“用乘法分配律”、学生7:“用尺子算”(加的方法)。 这7个孩子能独立算出长方形周长的孩子也正是上述7个能描述“周长”意义的孩子。——这点说明这些孩子其实都是理解“周长”意义的,有的只是描述不准确;其次也反映出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只有有了正确、准确的意义理解,才能更轻松的解决问题。 计算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许多孩子兴趣很浓。有4个孩子想到用绳子、铁丝(好固定)。有2个孩子想到用“分割”然后再拼再量的方法,兴趣浓郁、热情高涨、自信满满。虽然他们以失败告终,但其间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探究、思考,迸发出的思维火花足以让我惊讶,这不正是在运用极限的思想解决问题吗?——数学课究竟要给孩子留下点什么?值得我不断的思考! 最后一道题,“我们要学习有关周长的知识,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在课堂上,你们喜欢听老师讲还是自己学习探索,或难的地方老师讲,能自己探索的地方自己探索?”14个孩子集中反映对计算周长特别是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很感兴趣。其中12个孩子选择“自己+老师”的学习方式,2人选择独立探究的方式,这2位学生是这样叙述的,学生1:“我比较喜欢自己探索,我比较喜欢计算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我更喜欢,因为它们比较难,而长方形和正方形只要量出长和宽或边长就行了。”学生2:“我对圆形和不规则的图形最感兴趣,因为正方形用尺子量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而圆形和不规则的图形比较有难度。”——孩子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渴求挑战、渴求探究!可为什么许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没有生气,缺乏活力?孩子的眼睛是茫然的、昏睡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探究的欲望(只是要求独立的程度不一样),孩子没有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儿?值得我们深思!! 要求独立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