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docx

资兴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兴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国土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街道),总人口38.5万,2015年获评湖南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前十位县,经济强县考评结果排全省第四位,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江湖国家5A级旅游区等国字号品牌。近年来,资兴市委、市政府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战略要求,以“强产业、统城乡、建小康”为总任务,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的重大战略举措,着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和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大力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培育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一是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围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培育了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35家,家庭农场达到35户。同时,我市被列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市,积极探索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和管理机制。2015年在汤溪镇、唐洞街道等4个乡镇35个村(社区)启动实施改革试点,切实抓好成员界定、清产核资及股权量化等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目前已完成农村产权抵押贷款41例,获得银行贷款5214万元,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35家,实现耕地流转6221亩,加快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依托“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大力培育新型农民。2012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即为全市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自由择业的每个家庭免费培养一名产业工人,使新增劳动力掌握1-2项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目标。目前已举办特色农业、竹木根雕、乡村旅游等农业实用技术“订单”式培训171期,培训农民2.6万人次,培育了一批现代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同时,围绕建设全国支持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县市,在郴州、广州、长沙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举办专题创业招商会,吸引了一大批有市场开拓意识的返乡农民工、青年创业者、农民企业家在“三湘四水”创业城开设特色农产品超市、直销店、平价店、网店等。三是加快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着力培育市场销售主体。按照“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方向,大力培育种苗生产供应、农资购销、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销售、农机作业、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信息服务等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尤其是围绕东江湖果业,按照“经纪人+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产品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一批农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沟通生产与消费、联结农户与市场牵线搭桥的作用,开辟销售渠道,解决了果民特别是库区偏远乡镇农民“卖果难”问题。如市工商局组织部分企业人士成立了资兴市柑橘经纪人协会,让经纪人在客户和农户之间建立更加信任的纽带,形成了与农民利益共享的销售网络,扩大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覆盖面。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产业链、价值链形成前延后伸融合发展态势。一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充分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每年拿出部分财政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拔等形式,鼓励农村能人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项目,争取更多的大企业在我市投资兴办加工项目,先后培育发展了狗脑贡茶、山水天然食品、东江农夫、唐朝米线、达达冷链物流、东江1号鱼、东江湖果、东江湖酒、瑞香食品、八俏八美等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开拓市场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市场和中介组织推动、外资项目带动等措施,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50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达到35家,总产值达112.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46%。农产品加工业也从过去的粮、油加工为主,逐步转变到粮、油、水产、畜禽、瓜果菜等几大行业,加工领域基本涵盖我市农业的主要农产品,呈现多领域综合发展态势。二是加强食品加工园区建设。2006年,我市以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为基础,按照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要求,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