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超薄平板显示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发光二极管超薄平板显示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超薄平板显示技术 化学系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重点实验室 内容提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简介 项目研究定位 技术创新 技术集成 专利和标准 总结 OLED简单结构和原理 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 W. Tang等人将8-羟基喹啉铝(Alq3)引入OLED作发光层、并以芳香二胺作空穴传输层,首次采用双层结构,得到了直流低电压驱动的高亮度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998年先锋推出第一款OLED产品 目前OLED应用广泛 小分子OLED主要材料包括: 小分子发光材料 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其他功能材料 小分子发光材料 用作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 (1)? 在可见光区域内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2) 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即能有效地传导电子或空穴; (3)? 有良好的成膜特性; (4)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加工性能。 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好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应具备如下特性: (1)较高的空穴迁移率,利于空穴传输; (2)相对较小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空穴注入; (3)良好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 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好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应具备如下特性: (1)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利于电子传输; (2)相对较高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电子注入; (3)良好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 OLED需要改进的方面 目标定位? 研究思路? 液晶显示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平板显示器件 研究工作始于五十年代。 发展历史:TN?STN ?TFT,形成 几百亿美元的市场。 国内外差距:研究初期与国际同步;没有 TFT方面的基础, 器件产业方面,全面引进。 OLED项目研发的思路: 学科交叉团队的建立 新材料开发 器件新结构开发 综合器件性能、提高稳定性 完成技术集成、向产业化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新型材料开发 改善的红光OLEDs的性能 柔性显示器件的开发 封装技术:薄厚膜复合水氧阻隔层 塑料基片水氧透过率高,器件衰老快 现有水氧阻隔基片:聚合物/陶瓷交替封装层(PML) 改善表面平整度的有机材料层 起水氧阻隔作用的无机材料层 多层交替减小缺陷,提高水氧 阻隔性能 有机无机薄厚膜复合封装 薄膜层采用UV胶/TiN 有机厚膜层用于改善器件机 械性能,进一步改善膜层的 水氧阻隔性能 研制的柔性显示器 新型白光器件发光原理: ——磷光敏化荧光 研制出的白光OLED面光源等器件 白光+滤色膜彩色显示 专利技术成果 推动国家、国际OLED标准制定工作 项目总结 以应用为最终目标,急国家所急是我们的责任。 学科交叉促进新技术发展。 技术发展将推动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学科交叉团队的建立 邱 勇 教授 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 王立铎教授 材料系材料科学专业博士 董桂芳副教授 电子系物理电子专业博士 张德强讲师 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 乔 娟讲师 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 US6410766B2 CN1278548A CN1376758A CN1388205A Appl:10/352,493 特2003-168569 200510011870.X 设计合成20多种新型红光主体和红光染料分子,不仅改善了红光器件的色纯度,而且制备获得的双核主体材料具备优良的小分子甩膜性能。 红光色坐标: (0.67,0.33),达到NTSC红光标准; 更高的发光亮度: 7260 cd/m2 at 20V; 更高的发光效率 2.04 cd/A (Alq3器件的两倍); 更低的驱动电压: 2.2V (3.2V for Alq3)。 发表文章:Appl. Phys. Lett. 2002, 81(26):4913 (SCI / IF4.3) 不同厚度聚四氟乙烯单层器件发光亮度-电压性能曲线图 传统单层Alq3: 400cd/m2 Teflon/Alq3: 20000cd/m2 发表论文:Appl. Phys. Lett., 2003, 82(2):155-157 (SCI / IF4.3) 已经授权发明专利:ZL9 新型器件结构开发 Ca/Ag Alq3 Teflon ITO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