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前安装的回潮率测湿仪.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安装的回潮率测湿仪

前安装的回潮率测湿仪。插入式回潮率测定仪的探头直接插入织轴,在仪器上可立即读出插入处的回潮率大小,可对每个织轴进行检测。但插入深度有限,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在浆纱机烘房前安装测湿仪,可快速、连续地反映纱片的回潮率,能及时指导生产。有些仪器设有回潮率记录仪,能反映一个织轴乃至一个班的回潮率大小变化情况。 4.增强率和减伸率增强率和减伸率分别描述了经纱上浆后断裂强力增大和断裂伸长减小的情况。 增强率的定义公式为: 式中:Z——浆纱增强率; P1——浆纱断裂强力; P2——原纱断裂强力。 减伸率的定义公式为: 式中:D——浆纱减伸率; ε1-——浆纱断裂伸长率; ε0——原纱断裂伸长率。 增强率和减伸率采用仪器测定法,在单纱强力试验机上分别测定浆纱和原纱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然后按定义公式计算增强率和减伸率。 5、浆纱耐磨次数浆纱耐磨次数直接反映了浆纱的可织性,在纱线耐磨试验仪上测定。纱线耐磨试验仪有很多形式,如纱线自磨方式的耐磨试验仪和模拟织机上经纱在复杂外力条件下所受磨损作用的耐磨试验仪。 6、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浆纱表面毛羽贴伏程度以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表示。浆纱表面毛羽贴伏不仅能提高浆纱耐磨性能,而且有利于织机开清梭口,特别是梭口高度较小的无梭织机。浆纱毛羽指数是指单位长度浆纱的单边上,超过某一投影长度的毛羽累计根数。毛羽降低率是指纱线上浆前后毛羽指数的差值对上浆前原纱毛羽指数的百分率,公式为: 式中:Q——毛羽降低率; R0——原纱毛羽指数; R1——浆纱毛羽指数。 浆纱毛羽指数在纱线毛 羽测定仪上测定,分别测定浆纱和原纱的毛羽指数,然后根据定义公式计算毛羽降低率。 对浆纱的质量指标(也可认为可织性指标)研究随着无梭织机的不断采用变得日益重要。无梭织机是高速、高效、高自动化程度的先进织机,织造工艺普遍采用大张力、小梭口、强打纬、高速度。因此除对织前工艺路线及设备的配套选择有所要求外,对原纱和半制品质量有着与有梭织机不同的要求,尤其是浆纱质量,因此浆纱的可织性对无梭织造十分重要。浆纱可织性的提高一般从增加纱线强力、保持伸长、减少毛羽和提高耐磨四个方面加以衡量。 增强率和减伸率是目前国内评定可织性的主要指标,也是工厂常规试验项目。但经纱在织机上所受的最大张力和伸长远低于经纱自身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也就是说,织造过程中的断头率与强伸指标的相关性不大。 毛羽是指伸出纱体表面的纤维,短纤纱上浆的主要目的是伏贴毛羽,只有毛羽伏贴才能提高织造性能。如果毛羽多,会使邻纱之间相互纠缠,造成开口不清,不但增加断头,而且严重影响织物质量。毛羽不能伏贴的原因有很多,除与原纱、络整工序有关之外,主要与上浆工序有关。同时,由于经纱在织机的后梁、经停架导棒、经停片、综、钢筘等处受到周期性的摩擦,对无梭织机而言,经纱是在高速度大张力下所受的摩擦,提高耐磨性能尤为重要。只有减少毛羽、提高耐磨性,才能提高效率。 总之,从织造断头原因与织机效率分析可发现,浆纱的增强、减伸等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浆纱的实际织造性能,在浆料和配方合理确定后,增强、减伸指标的一般要求均能达到,可以认为这些指标只是浆纱质量的一般指标。相反,随原纱条件的改善,因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力,不强求通过上浆使纱线强力提高过多,而纱线的毛羽和耐磨性能必须加以考虑,增强和减伸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用耐磨指标替代。因此,应将浆纱的毛羽和耐磨指标列为评定浆纱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织轴卷绕质量指标及其检验 1.墨印长度墨印长度的测试用作 衡量织轴卷绕长度的正确程度,计算公式为: 墨印长度的测定方法有手工测长法和仪器测定法。手工测长法是直接在浆纱机上摘取浆纱测定,仪器测定法是利用伸长率仪的墨印长度测量功能进行测定。 2.卷绕密度卷绕密度是织轴卷绕紧密程度的质量指标,指单位体积内卷绕纱线的质量(g/cm2)。织轴的卷绕密度应适当,卷绕密度过大,纱线弹性损失严重。卷绕密度过小,卷绕成形不良,织轴卷装容量过小。实际生产中,单纱卷绕密度一般为0.4~0.6g/cm3,粗特纱比细特纱的卷绕密度小些,股线比同特单纱提高15%~25%,阔幅织机的织轴卷绕密度比上述范围降低5%~10%。具体数值随各厂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3.好轴率好轴率是无疵点织轴数在所查织轴总数中占有的比例,是一项综合性的质量指标。 式中:h——好轴率; Iw——无疵点织轴数; Iz——抽查的织轴总数。 凡有下列疵点之一者,即为疵点轴,或称坏轴。 (1)倒断头:织造过程中出现断头少纱。 (2)绞头:凡1根以上经纱在经停架区域绞乱。 (3)斜拉线:经纱斜拉超过1/10筘幅。 (4)毛轴:轻浆起毛。 (5)多头:经纱根数多于设计总经根数。 (6)并头:纱线黏结未分开。 (7)错穿:甩头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