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
【专题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2012·宜宾中考)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 B.海水晒盐 C.铁锅生锈 D.酒精挥发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2)物理变化主要是状态或形状的变化。冰块融化是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海水晒盐是将水分蒸发,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铁锅生锈生成了新的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3.(2011·临沂中考)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解析】选B。石蜡熔化、酒精挥发以及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4.(2011·广州中考)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 是( )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利用水力发电 【解析】选D。利用炸药爆炸、煤的燃烧和汽油燃烧获得能量的同时,均生成了其他物质,故以上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5.(2011·桂林中考)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食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黏稠液体 B.熔点-50 ℃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解析】选C。颜色、状态、熔沸点及溶解性都是物理性质;使人中毒是物质与人体物质发生作用导致的,是化学性质。 6.(2011·山西中考改编)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汽油用于溶解衣物上的油污 【解析】选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主要利用氧气供给呼吸,在人体内能使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利用干冰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铜、铝用于制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汽油用于衣物除油,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的性能,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专题3】科学探究 7.(2010·泰安中考)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解析】选C。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物质。 8.(2010·厦门中考)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解析】选A。对收集的气体进行观察只能获取颜色等物理性质,不能得出气体成分。 9.(2010·济宁中考)溶液的特征颜色,为我们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物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小聪同学为探究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颜色变浅 ②比较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 ③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溶液为无色 其中,能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原因的方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C。有颜色的溶液加水稀释时,颜色均会变浅,故无法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真正原因。 【专题4】实验基本操作 10.(2011·重庆中考)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①称量氯化钠 B.②点燃酒精灯 C.③取用固体 D.④加热液体 【解析】选B。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应“左物右码”,故A错;点燃酒精灯时应使用火柴,故B正确;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首先使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其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其缓缓滑到试管的底部,故C错;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应该用试管夹夹持,用外焰加热,故D错。 11.(2011·烟台中考改编)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①滴管的使用 B.②检查气密性 C.③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 D.④玻璃管口沾水后插入胶皮管 【解析】选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的正上方。 12.(2010·黄石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B.为了证明一瓶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