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生陷阱.doc.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生陷阱.doc

“学生积分卡”:令人迷惑的“陷阱” 家长喊“打”商家喊“冤”专家称有弊端   家长:孩子使用积分卡消费   11月23日,马女士向本报记者反映,自己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晓伟(化名)经常从家中偷钱,每次至少100元。   去年圣诞节前夕,晓伟分两次从家中拿了200多元现金。      在她的追问下,晓伟说钱全花在了学校附近的文体用品商店,其中84元现金买了14张明信片。   11月21日,晓伟又从家里偷走100元钱。   22日,她下班回家后发现丢了钱,经追问才知晓伟再次在该店花65元买了一双鞋,而且表示因有积分卡优惠了5元。   当马女士追问鞋在哪里时,晓伟说还在文具店。   马女士去该店询问晓伟购买东西的情况时,没想到店员说,有的学生动辄拿几千元来消费,100元算什么。   马女士认为该店推出的积分卡诱导未成年人进行不正当消费。   商家:这是正常的促销手段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和政路的那家文体用品店了解情况。该店的负责人胡某表示这是正常的促销手段,在该店开张的第二个月,他们就推出了这种积分卡,具体的优惠办法是每消费满10元可以返1元物品,20元返2元物品,依此类推,可以累计。该负责人还表示,这种促销手段面向所有消费者,不只针对小学生。   可是记者发现,该店推出的积分卡正面留有贴照片处,背面还有姓名、学校、电话栏,而且只限本人使用。   对此,胡某表示,他们的这种促销手段没有欺诈和诱导未成年人。   调查: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当日下午,记者走访了该文具店附近的铁二小、铁一中的学生。许多学生都表示他们办了该店的积分卡,他们认为积分卡可以享受优惠,比较划算。然而记者在走访一些学生家长时听到的则多是反对声。马女士认为,商家用一点小优惠促使孩子去该店消费,孩子为了得到钱就会采取说谎、偷窃等方式,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市民刘女士表示,小学生的模仿力非常强,在看到身边的同学办卡后,往往会刻意模仿,盲目购物获得积分卡,这会促使未成年孩子盲目消费。   专家:导致小学生盲目消费   11月23日,甘肃正鼎律师事务所徐莉律师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法律的角度看,“积分卡”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这种方法并不违背相关法律。如果消费者未满10周岁而拿太多钞票进行消费时,商家应该及时和其监护人联系核实,不能随便交易。   兰州商学院一张姓教师就此事谈到自己的看法时说,商家的促销行为虽然很正常,但这种行为指向消费心态极不成熟的小学生群体时会起到消极作用。首先,“积分”会使学生互相攀比,从而导致盲目消费。其次,会导致孩子不择手段获取钱财进行消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商家推出积分卡、代金券等来刺激消费本是一种很正常的促销手段,可是商家针对在校学生推出积分卡来诱导消费,令许多家长不满。   他们认为,此举会使学生相互攀比,导致盲目消费。中小学生消费常见陷阱 ?1、“刮刮乐” 案例:某小学学生小良曾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花10元钱买“刮刮乐”,结果只中了2元的奖励。后来又玩过几回,但每次都是“有去无回”。 解说:当前,小学周边一些商店出售的刮刮乐有奖包,大都是私自销售假彩票的行为,是变相赌博。未成年人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受到诱惑,这样一来,既影响了学习成绩,又容易养成赌博和不劳而获的坏习惯。 ?2、校外商店赊账 案例:据媒体报道,有一名深圳的小学生因在校外商店赊账,为此背上1万多元的债务。 解说:小学生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也没有偿还欠债的能力。商家怂恿小学生赊账是不道德的。商家之所以鼓励学生赊账,依仗的是那册赊账本,上面写有学生的班级、名字、拿东西的日期以及拿了什么东西等,学生如果赖账,商家便可报告家长和学校老师。另外,小学生一般都比较“诚实守信”,宁愿偷家长的钱还债,也不愿失信于商家。正因如此,才导致一些还不了债的学生做出过激行为,如偷、骗、盗、抢。 ?3、增高类保健品 案例:近年来,很多家长为孩子增高的投资可谓是不计成本。点穴、增高器、口服保健品等各种不同的增高方法也因此“百花齐放”。 解说:目前市面上所谓的口服“增高药”大部分是营养品,可能含有维生素或者钙、铁微量元素,对身高增长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这些产品不是增高的专用药,达不到增高的效果。此外,一些广告常提及的物理治疗,如增高鞋垫等,也没有科学依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正式批准的保健食品的22项功能中,根本就没有“增高”这一项。因此,在购买保健品一定要慎重,不要相信虚假宣传。 ?4、培训班 案例:当前,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各种培训街贴、邮箱广告充斥住宅区和住户信箱。但是培训陷阱也不容忽视:课时缩水随意拼班;名师作幌子偷梁换柱;收取所设费用不透明;标高“押题率”突然“玩失踪”等等。 解说:根据规定,培训机构必须具备教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