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创:浅议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摘要: 近年来,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迅速发展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构成巨大挑战,二者成为各自的对立面。本文作者认为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探讨语言本质过程中的里程碑;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则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新亮点,它的提出符合唯物主义哲学阐述的关于真理的客观规律,是对语言本质的真理的又一步靠近。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
一、引言
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以来,任意性学说逐渐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主导思想,许多学者在各自的著述中将该原则作为语言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但象似性研究的迅速发展给任意性原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学者全盘否定任意性,夸大象似性的作用和解释力;有些学者则全盘否定象似性,认定任意性才是唯一真理。
笔者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及有关象似性原则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肯定其各自的科学性,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观出发,得出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是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合理补充而非对立的结论。
二、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一)语言符号
索绪尔(1980)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1],并首创了术语“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建议保留‘符号’该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用‘所指’和‘能指’这两个术语的好处是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1]。因此,语言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
(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索绪尔(1980)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1]。如汉语中,“人”与表示其所指的“ren”之间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声音序列“ren”绝不比其它任何声音序列更能表达“人”的概念。语言在选择手段方面不受限制,因为我们看不出有什么会妨碍我们把任何一个概念和任何一串声音联接起来[1]。
(三)语言符号的相对任意性
索绪尔(1980)将任意性分为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指符号的创造和应用无任何理据。他也强调相对任意性的存在:“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都有种现象能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差异: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他举例说,vingt(二十)是绝对任意的,而dix-neuf(十九)则不是,因为它能唤起与这种语言共存的要素dix(十)和neuf(九)间的联系[1]。
索绪尔(1993)还指出,语言的任意性只就创造语言的初期而言,一旦该语言的约定性得到普遍认可,它便具有社会规约性而不再是任意的了[8]。
由此可见,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的统一;他不否定语言有可论证性,但由于他首要研究的是单个符号而非符号组合,故而他强调的是符号的绝对任意性。
三、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一)象似性的概念及类型
象似性概念最早由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创始人C.S.Pierce于19世纪末提出。他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任意,根据符号与所指对象间的关系将符号分为三种:象似符(icon)、标志符(index)和象征符(symbol)[7]。认知功能语言学家深化了他的符号象似性概念,其中海曼的研究影响最大。他将语言象似性定义为:当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和构成成分之间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该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时,我们说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的性质[6]。
自1988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将iconicity首次在国内译为“象似性”以来,该语言规律便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沈家煊在《句法的象似性问题》中说:“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种内在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有理有据的。[2]”王寅将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4]”王铭玉对各家观点进行了几点补充并定义为:“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和关系间以及语言运用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能指与所指间的自然相似性特征。[3]”
(二)象似性的基本原则
象似性研究主要在语音?形态?句法三个层面展开,但主要集中在句法层面,其中最常见的为三个原则,即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数量象似。
1.距离象似性。指语言符号距离象似概念距离。概念上的距离相近,思维时共现的可能性就较大,语言表达时符号间的距离也较近。英语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就是典型的例子,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靠得近,是因为它们在概念意义上相近。而非限制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