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物理第23章早期量子论
一. 德布罗意假设 L.V. de Broglie (法,1892-1986) 那么实物粒子也应具有波动性 从自然界的对称性出发 认为: 既然光(波)具有粒子性 1924.11.29 德布罗意把题为“量子理论的研究”的博士论文提交巴黎大学 把波粒共存的观念 推广到所有的物质粒子。 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一切实物粒子(静止质量m0≠0的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关系式 h 粒子性 波动性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 或德布罗意波 ? -- 德布罗意波长 一个总能量为E(包括静能在内),动量为 P 的实物粒子同时具有波动性, 且满足 有限空间能稳定存在的波 必是驻波。 r ? 导师朗之万把德布洛意的文章寄给爱因斯坦, 他用物质波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玻尔提出的 轨道量子化条件: (n=1,2,……) ? 经爱因斯坦的推荐,物质波理论受到了关注, 物理学家们纷纷做起了电子衍射实验。 论文答辩会上有人问: “这种波怎样用实验耒来证实呢?!” 德布罗意答: “用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可以证实。” 爱因斯坦对此论文评价极高,说: “他揭开了自然界舞台上巨大帷幕的一角!” 二.实验验证——电子衍射实验 1. 戴维逊—革末实验(1927年) ? 真空 电子枪 掠射角 I Ni 单晶 U 实验装置示意图(测电子波长、电子束强度) 估算电子的波长: (?) 得 =C’,2C’,3C’,…… 此时电表中应出现 最大的电流。 即 C’ 假如电子具有波动性,应满足布喇格公式 实验结果: C’ C’ C’ C’ I (?) 若 U=100伏 ? =1.225? --- 在X射线波段 2. G.P.汤姆逊实验(1927年) 电子通过铝多晶薄膜的衍射实验 实 验 原 理 铝 3.琼森(Jonsson)实验(1961) 基本数据 大量电子的单、双、三、四缝衍射实验 后来实验又验证了:质子、中子和原子、分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并都满足德布罗意关系。 根据微观粒子波动性发展起来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技术和 中子衍射技术已成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晶体结构分析有力手段。 ?例? m = 0.01kg,v = 300 m/s 的子弹 h极小 ? 宏观物体的波长小得实验难以测量 “宏观物体只表现出粒子性, 并不是说没有波动性” 波长 波粒二象性是普遍的结论——宏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观点一 : 但波包要扩散、消失, 波是基本的, 电子是“波包”。 观点二 : 粒子是基本的, 是大量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电子的物质波 1. 粒子的波动性是单粒子的属性,还是多粒子属性? 2.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是什么? 3. 如何描述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其意义? 三 怎样理解物质波?波粒二象性的本质是什么? 而电子是稳定的。 1949年,前苏联物理学家费格尔曼做了 一个非常精确的弱电子流衍射实验。 电子几乎是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底片上出现 一个一个的感光点。(显示出电子具有粒子性) 开始时底片上的点子“无规”分布,随着电子增多,逐渐形成双缝衍射图样。 1 .波动性是单个微观粒子的属性 7个电子 100个电子 3000 20000 70000 单电子双缝衍射实验: 说明衍射图样不是电子 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来源 于单个电子具有的波动性。 弱电子流 长时间“曝光” 强电子流 短时间“曝光” 相同的衍射花样 波动性是单个粒子的本征属性 “一个电子”就具有的波动性, 电子波并不是电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一定条件下(如双缝), 它在空间某处出现 的概率是可以确定的。 尽管单个电子的去向具有不确定性, 2.关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经典粒子 是某种实在的物理量随空间和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满足叠加原理,可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具有确定的质量、电荷。其运动规律遵循牛顿定律。 2.经典波 经典意义下的粒子和波 当与其它物体发生作用时是整体进行的。 给定初始条件,其位置、动量及运动轨迹等 就具有确定的数值。 1.粒子性 指它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颗粒性”或“整体性”。 但不是经典的粒子!在空间以概率出现。 没有确定的轨道 应摒弃“轨道”的概念! 正确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波动性 指它在空间传播有“可叠加性”, 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但不是经典的波!因为它不代表实在物理量( 如质点的位移、电场、磁场等)的波动。 即电子既不是经典意义下的粒子, 也不是经典意义下的波。 但它既具有经典粒子的某种属性, 又具有经典波的某种属性。 波粒二象性只是对这两种属性的比喻, 电子到底是什么? 波和粒子都是宏观概念,当我们进入 亚微观状态领域时,它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_50Ah-BEV电池产品规格书.pdf VIP
- SL714-2015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空白卷).doc VIP
- 江苏开放大学插花艺术课程大作业.doc
- 《中国医疗保险学》出版:医疗保险的改革体制管理及模式分析研究.pdf VIP
- 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pdf VIP
- HSK三级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安徽淮南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公司外包服务人员招聘1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必考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搪玻璃反应釜安装验收确认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