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文学(全)

中国古代文学 (上) 先秦—南北朝 中国古代文学(上) 先秦文学(上古—前221年) 秦汉文学(前221年—220年) 魏晋文学(220年—420年) 南北朝文学(420年—589年)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总论 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 从四个角度对先秦文学进行总体把握 中国文学的源头 原始歌谣 原始神话 先秦诗歌 《诗经》 《楚辞》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第一章 先秦文学总论 先秦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夏商时期的文学 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学 战国时期的文学 从四个角度来考察先秦的思想文化与文学 从社会状况的视角来探讨先秦思想繁荣的原因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先秦文化的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先秦文学的特质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先秦文学的地位 第一节 先秦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夏商以前及夏商时期的文学 夏商以前的社会文化状况与文学现象 夏商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与文学现象 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学 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 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学现象 战国时期的文学 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 战国时期的文学现象 关于“三皇”与“五帝”的几种说法 “三皇”主要有三种说法: 伏羲、神农、燧人 伏羲、神农、女娲 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主要有两种说法: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所谓的“春秋五霸” 有不同的说法,但通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第二节 从四个角度考察先秦的思想文化与文学 从社会状况的视角来看先秦思想的多元 先秦时期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这种状况对思想文化与文学意味着什么? 关于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 介绍两个重要的历史观念 轴心时代(Axial Age) 青铜时代 (Bronze Age) 马克思《〈政抬经济学批判〉导言》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吕思勉(1884-1957,著名历史学家) “天下无无根之物;使诸子之学,前无所承,周、秦之际,时势所亟,何能发生如此高深之学术。” ——见《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先秦文学的特点 中华民族的诗性智慧与诗性文化 原始思维与诗性智慧 中国历史文化的诗性传统 文字的出现 文字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简单介绍一点符号学的知识 维科(Giambattista Vica,l668—1744,《新科学》) “最初的语言是一种幻想的语言……在一切语言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事物的表现方式都是从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人的感觉和情欲那方面借来的隐喻。例如……天和海‘笑’,风‘吹’,波浪‘轻声细语’,在重压下的物体‘呻吟’……在这些例子里,人把自己变成整个世界了。……人用自己来造事物,由于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去,就变成那些事物。” 《周易》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论语·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季氏》云:“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阳货》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旬子·解蔽》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吕氏春秋》云:“奚仲作车,仓颉作书。” 《春秋元命苞》云:“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据《说文解字序》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据《淮南子·本经》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一文总结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 《汉书·艺文志》载:“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 《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惟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易传》是对《易经》进行解释和发挥的,一共有十篇:《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所以《易传》又称“十翼”。 《周易·系辞》这样解释汉字的产生:“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类万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