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悬架力学计算、建模及仿真分析参考
前悬架力学计算、建模及仿真分析
关键词:前悬架力学计算 建模 仿真分析
概述:
本课题内容共两项:
计算、分析或测量系列前独立悬架中前梁在静载条件下,其外力大小和方向
针对汽车的前梁与独立悬架总成设计、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机械系统自动动力学仿真软件,开发汽车前悬架系统设计模块,模拟汽车的实际工况,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分析影响汽车前轮定位参数的结构因素为测量前悬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汽车前悬架提供最佳的结构尺寸。
1 前悬架力学计算
1.1.前悬架受力分析
前悬架的结构为双横臂带扭杆弹簧,且扭杆弹簧上置。静载时分析悬架受力如下图1-1所示:
图1-1 悬架受力图
(1) 在轮胎中心线oo’接地点o’受垂直载荷Fz和横向力Fy
(2) 上摆臂在球头A处受横向和纵向力分别为F2y和F2z(作用力方向假设为图示方向),在D处受扭杆产生的扭矩m
(3) 下摆臂在球头B 处受力为F1(由于扭杆上置,下摆臂为二力杆,F1的方向与下摆臂两节点的连线共线)。
由静力平衡建立方程可得:
--------------------------(1-1)
----------------------- (1-2)
-------------------------- (1-3)
------------------------- (1-4)
式中
----------------------为主销长度,由图纸尺寸可得约为264mm
----------------------为上摆臂长度,由图纸尺寸可得为270mm
----------------------为主销内倾角,由图纸尺寸可得为6.5度
--------------------为下、上摆臂角
a ----------------------为车轮接地点至上摆臂球头A中心的水平距离
h2 ----------------------为上摆臂球头A至地面高度
Fz ,Fy------------------分别为单个车轮的垂直,横向载荷
------------------分别为上摆臂球头A处的受力
F1 ----------------------为下摆臂在B处的受力
M ----------------------为上摆臂在C处受的扭矩
(1)由式1可求得下摆臂B处所受的力F1;
式中取 Fz=12.25KN (设整个前桥载荷为2.5吨,单轮载荷为1.25吨)
Fy=0 (静载时没有横向力)
(取上摆臂能达到的最大角度,78mm为轮胎上跳的最大距离,369mm为上摆臂D点至轮胎接地点垂直中心线的距离)
(2)由式2、3 可求得上摆臂A处所受的力F2y和F2z;
式中 取 Fy=0 ( 静载时没有横向力)
(取下摆臂能达到的最大角度, 78mm为轮胎上跳的最大距离,449mm为下摆臂C点至轮胎接地点垂直中心线的距离)
(3)扭杆所受的扭矩为m=1854.9790 (N.m)
1.2. 前悬架各工况下受力计算
1.2.1基本载荷的受力分析
研究的前梁总成,确定前桥载荷24.5KN为分析的基本载荷,单侧为12.25KN。
(1)静载时:F1=(0-12.25*110)/{2*cos(0-7)}=-5.123 KN
静载时摆臂水平
(2)在上限位置时:
F1=(0-12.25*110)/{2*cos(17.378-7)}=-5.17 KN
轮胎上跳距离为84.5mm,上摆臂角度为arctg(84.5/270)=17.378,下摆臂角度为arctg(84.5/382.5)=12.457
(3)在下限位置时:
F1=(0-12.25*110)/{2*cos(-16.7-7)}=-5.55 KN
轮胎上跳距离为81mm,上摆臂角度为arctg(-81/270)=-16.7,下摆臂角度为arctg(-81/382.5)=-11.96
月牙板处受力如图:
图1-2 月牙板处受力图
静载时上摆臂衬套处受力分析(图1-3):
图1-3 上摆臂衬套处受力图
由式1-2、1-3可求得上摆臂A处所受的力F2y和F2z
-------------------------1-2
--------------------------1-3
代入数值可得:
(1)在摆臂水平时:F1=-5.123 KN
F2y=(-5.123*cos0)-0=-5.123 KN
F2z=12.25+(-5.123)*sin0=12.25 KN
其合力为
arctan(12.25/5.123)=67.3 方向为和水平线成67.3度.
(2) 在上限位置时:F1=-5.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住宅小区电气安装施工方案参考.doc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PPT电子教案-第1讲测量技术概述参考.ppt
- 会计软件应用-UFERP U851A之 系统管理参考.ppt
-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PPT电子课件教案-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参考.ppt
- 住宅楼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参考.doc
- 住建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参考.doc
- 住宅楼等10项工程悬挑架专项施工方案参考.doc
- 住宅楼等27项工程外挂架安全专项方案参考.doc
- 住宅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参考.doc
- 体育局201x年全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要点参考.doc
- 2025年再生医学技术在骨再生治疗中的生物活性材料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高三下学期数学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在珠宝加工行业的应用与品质保障报告.docx
- 5G通信技术在娱乐行业的应用场景拓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5G通信2025年应用场景拓展与产业链融合分析报告[001].docx
-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数学试卷.docx
- 高端母婴市场2025年消费升级下的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格局演变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高三下学期数学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