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杜甫简介
杜诗中有许多写景咏物、涵蕴理趣的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晚登瀼上堂》)“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五盘》 又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表现物我忘机、与物偕息、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 如《晚》诗写幽居情事,尾联“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春水生二绝》(其一)云:“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杜甫《江亭》诗云:“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杜甫《秋野五首》(其二)诗云:“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几杖,不厌北山薇。”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江山好像是在等待我重来,花柳也乐意我无私地奉献它们的美。诗人在这里揭示了大自然对人类是有情无私的,其弦外之音则是人世间多的是冷酷无情、势利偏私。可见,这一联诗把自然哲理与社会人生哲理的表现融于一炉,含蕴深厚。 3、将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或物我关系作精辟的概括,形成精美的理趣警句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一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第三节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崇高的地位。杜甫是一位承前启后、集古典诗歌艺术之大成的文学巨匠。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创作出大量在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无人能及的现实主义的诗作,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杜甫还广泛吸取古今作家之精华,兼备诸体而有所发展,融合众长而富于独创性,建立起“地负海涵,包罗万汇”的诗歌艺术殿堂,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社会面貌。因而自中唐以来,杜甫和他的诗篇备受推崇,他本人被尊之为“诗中之圣”、“诗中之神”,他的诗歌被颂之为“诗中之经”、“诗中之史”。他不仅在我国享有盛名,还在1961年12月15日世界和平理事会上被列世界文化名人。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七:忆昆明池铺张伟丽之盛,叹空寂凄冷之衰,抒感伤之情。(衰败时期) 以石刻状衰 以植物状衰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其八:忆渼陂风物之盛丽和春游之意兴,追怀唐王朝全盛时期的繁华富丽的气象,抒写国衰之痛和迟暮之叹。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二、精微深厚的情韵 杜甫具有广博的仁爱精神,他不仅把仁爱之心推广到天下苍生,而且推广到自然万物。他特别关爱大自然中那些稚嫩幼小却富于生命力之物,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去表现这些小生物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与意趣。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三、精妙深遂的理趣 1、从物情物态中感悟出普遍深刻的哲理。 如《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背景:大历元年(766)秋作于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危耸于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五里的白帝山之上,汉末公孙述据蜀称帝时建造,背负峭壁,前临大江,占据高峻山势,为三峡入口处著名胜景。杜甫晚年寄居夔州,咏白帝城作品颇多,此为其中之一。 这首诗写暴风骤雨之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凄凉萧索,满目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