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业剖析手册 第一阶段.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剖析手册 第一阶段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专业剖析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 教学管理部 二○一一年三月 目 录 专业剖析安排…………………………………………………1 专业剖析准备…………………………………………………2 专业剖析支撑材料目录………………………………………4 专业剖析基本数据……………………………………………6 专业剖析评价表………………………………………………13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17 专业剖析主要内容与方法……………………………………20 专业剖析应掌握的若干问题…………………………………22 专业设置一览表………………………………………………25 专业剖析安排 1.专业剖析示范与培训 3月28日(周一)14:00-16:30(初定) 时间 内容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14:00-16:30 专业剖析方案交流 A1-804 徐兵 专业剖析示范人员 2.专业剖析示范活动安排(4月9日(周六)上午9:00-15:00(抽签确定顺序)) 序号 系部 专业名称 汇报人 专家组 地点 秘书 1 电子工程系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 朱利军 孙海泉、王应海、吴卫荣、黄益华、徐兵 A2-308 朱金凤 2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杨泽明 3 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技术 李春宝 4 机电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张静 5 精密工程系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冯翠 6 工商管理系 物流管理 于广天 7 外语系 文秘(涉外) 陈颖丽 8 艺术系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秦瑶 3.专业剖析安排(4月11-20日) 系别 专家组 秘书 机电工程系 徐兵、吴卫荣、邓玲黎 王佳琛 电子工程系 王应海、史小波、张筱云 栾伟峰 建筑工程系 单强、王苏、季丽 张顺 工商管理系 孙海泉、郗亚坤、周振荣 吕晓燕 精密工程系 徐兵、蔡晓双、黄益华 唐胤明 信息工程系 王应海、傅勤、魏永强 颜柯洁 艺术系 单强、蒋红芳、翁幼珍 王海娟 外语系 孙海泉、陆沁、刘化松 石莉 说明: (1)剖析内容为专业负责人的剖析报告,其它教师对相关问题补充说明,主持人由各系教学副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专家组、剖析专业团队全体教师。专业负责人汇报时间为20分钟,专业提问10分钟。 (2)专业剖析在4月11-20日举行,具体时间及场地由各系安排,各系须于4月10日前将具体安排报至教学管理部。4月20日下午14:00-15:30专家汇总会,地点A1-804。 (3)4月20日下午15:30专业剖析反馈会,各专业负责人,地点A1-804。 (4)请各专业做好本专业的专业剖析会议纪要。 (5)会议准备工作由专业所在院(系)负责(投影仪、电脑、横幅等)。 专业剖析准备 专业提供材料 专业剖析报告(依照指标体系撰写的总结性报告,须经专业团队讨论并形成基本共识); 佐证材料目录; 专业剖析基本数据一览表(参照提供的样本格式); 专业汇报PPT; 现场备好专业剖析佐证材料; 校内外实训基地环境与材料(基本教学与设备管理文件、教学过程与设备运行记录、实训室功能和项目开设情况等)。 专业剖析支撑材料目录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剖析准备材料 序号 剖析项目 考察重点 支撑材料(建议) 基本状态信息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属院系: 本专业斤三年(2007-2009级)的学生名单 本专业本学期各班级的课程表 本专业本学期各班级的教学进程表 1 一、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培养目标职业定位的准确性 4.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 表述的明确性与可操作性 专业调研报告(含课程设置依据) 座谈会、论证会材料 校企合作材料 2 二、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 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3.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4.课程形式灵活多样 5.以科目课程教改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 6.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科学、规范,稳定性、适应性兼顾 7.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结构设计说明 课程整体设计 实践考核要求及标准 3 三、科目课程 1.有规范的科目课程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 2.科目课程体系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3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