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检测专项方案(庞总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注桩检测专项方案(庞总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工程地质概况 1 三、桩基设计要求 2 四、桩基施工工艺 2 4.1 灌注桩施工工艺 2 4.2 成孔 2 4.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4 4.4 混凝土灌注 4 4.5 灌注桩桩头处理 5 4.6 灌注桩后注浆 5 五、检测内容 7 六、检测依据 7 七、检测数量 7 八、检测方法 8 8.1 高应变检测 8 8.2 声波透射法基桩完整性试验 12 8.3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完整性试验 15 九、检测实施组织计划 17 9.1 检测人员组织及检测流程 17 9.2 检测配合要求 17 9.3 检测进度安排 18 十、工程质量、安全保证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 10.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8 10.2 安全保证措施 18 10.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 灌注桩检测专项方案 一、项目概况 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孟楼渡槽位于老河口市孟楼镇境内,桩号 20+200~25+190,全长4.99km,沿线地形起伏较小。渡槽上接孟楼倒虹吸,下接滕庄明渠。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流量38m3/s,设计水深4.15m,主体工程建筑物级别为2级,导流工程等临时建筑物为4级。 渡槽由进口段、槽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进口水位144.36m,出口水位143.43m,分配水头0.93m,纵坡1:5000。 槽身段长4920m,每跨长30m,共164跨,为单槽多侧墙矩形槽,采用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结构,架槽机预制吊装施工。槽身支撑结构为重力墩接混凝土灌注桩形式,槽墩由帽梁、墩身、承台、桩组成,平均墩高12m。墩身下设承台,由桩的根数及间距确定承台长12.0m,宽7.5m,厚2.5m。由于该处基岩埋深很深,达40m 以上,下部支承结构全部采用摩擦桩,每个承台下设6根混凝土钻孔灌注柱,2 排,每排3 根,桩径1.5m,中心距4.5m,桩长25~28.5m。 二、编制依据 (1)《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2015 年开工项目第一批项目第4标 段孟楼渡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合同编号:HBSJ-201508SL-378001004)(以下简称《招标文件》); (2)《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孟楼渡槽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1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6)《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 2004);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9)《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42/242-2014); (10)其他相关的国家和行业规程规范。 三、工程地质概况 渡槽沿线地层主要为第三系、第四系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地层,其成因类型主要为冲积。岩性有第四系粘土、壤土及上第三系半成岩状泥岩、砂质泥岩等。沿线粘土均具弱膨胀性。 (1) 全新统冲积层(Q4al) 该地层岩性为灰至灰褐色粘土,夹壤土层透镜体,局部夹灰色淤泥质粘土透镜层,含褐至深褐色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厚8.0m~20.2m,主要分布在桩号21+350~21+900一带。 (2) 上更新统琚湾组冲积层(Q3jal) 岩性主要为黄褐色、褐黄色、经褐色粘土,夹壤土透镜层,含蓝灰色条带状或网纹状高岭土条纹或条带,局部含黑褐色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下部含钙质结核或团块,局部钙质物偏高。该土层在区内广泛分布。 (3) 上第三系(N) 该地层岩性以蓝灰色、褐灰色‘褐黄色泥岩、砂质泥岩。多呈半固结关成岩状态,局部固结较好。该地层在本区内地表无露头,厚度不详。 四、桩基设计要求 本次所检测桩均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500mm,桩长25.0m~28.5m,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为6000kN。 五、桩基施工工艺 5.1 灌注桩施工工艺 灌注桩采用反循环、旋挖钻机成孔,钻进采用泥浆护壁。 5.2 成孔 ⑴ 钻孔前施放桩位点,放样后四周设护桩并复测,钻机对位偏差不大于50mm,并且桩位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 ⑵ 钻机就位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开启电机进行开孔。 ⑶ 设置护筒: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内径大于桩径100mm。首先就位钻机,使其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和桩位三线合一,然后在钻杆下端部带好筒式钻头,再用吊车吊起护筒并正确就位,用钻杆将其垂直压入土体中。护筒埋设后再将桩位中心通过四个控制护桩引回,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在护筒上用红油漆标识护桩方向线位置(护筒的垂直度由水平尺来控制:每次下护筒在上、下端各测一组,每组在同一水平面上垂直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