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心血管班讲义1
心电图概论 广东省人民医院 蒋祖勋 内容 心电图发展史 心电图总论 心房心室肥厚 急性和陈旧心肌梗死 缓慢心律失常 快速心率失常 内容 心电图发展史 心电图总论 心房心室肥厚 急性和陈旧心肌梗死 缓慢心律失常 快速心率失常 电的人体感受性实验 18 世纪,莱顿大学的学者马申布罗克(Pieter van Musschenbroek,1692~1761) 等人进行了有关电的人体实验,发明了莱顿瓶。 马申布罗克亲自将自己的双手用导线连接到莱顿瓶上,记录了被电击的感受,是人类对电的最早亲身感受性实验。 生物电的研究——电可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 18 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解剖和外科学教授伽伐尼(Luigi Galvani, 1737~1798) 开始研究电对生物组织的作用。在解剖青蛙时,注意到用电刺激青蛙的神经,会导致其肌肉的收缩,他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电现象 。 后来证明伽伐尼所发现的电并不是来自动物的体内,但却由此认识到:电可以导致生物神经冲动的传导。 生物电的研究——“肌肉电流 19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的物理学和生理学家马泰乌奇(Carlo Matteucci,1811 - 1868) 自1832 年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蛙肌肉收缩方面的试验。第一次探测到在损伤和未损伤的肌肉之间存在一种电流,他称之为“肌肉电流” 生物电的研究 在德国,迪布瓦·雷蒙( Emil Du Bois - Reymond ,1818~1896) 提出了“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的概念。 1849 年,迪布瓦·雷蒙于设计了第一台测试电位变化的仪器,称作周期断流器或称电流断续器。 兴奋收缩偶联 1855 年,德国沃尔兹堡的两位学者科里.克尔( Rudolf Albertvon) Kolliker,1817~1905) 和米勒 (Heinrich Muller, 1820~1864) 研究了蛙心的动作电位,证实了心脏电活动与心脏收缩有关(兴奋-收缩偶联)。 生物电记录 1875 年由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普曼( Gabriel Jonas Lippmann ,1845~1921) 发明了一种极灵敏的汞毛细管电流计,非常适合于记录迅速变化着的生物电活动。 人类第一份心电图 1887年,英国杰出的生理学家沃勒(Augustus Desire Waller ,1856~1922)应用汞毛细血管电流计描记出人类第一份心电图。 心电图的成型1 1903年荷兰著名医学家爱因托芬(William Einthoven , 1860 - 1927)应用弦线式电流计记录了比较精细的人类心电图,并开始运用于临床。 由于爱因托芬对心电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荣获1924 年度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 心电图的成型2 爱因托芬的重要功绩: 1895年命名了心电周期中的P、Q、R、S、T各个波群。 1903年后,发现和记录了U波 1906年,记录出振幅较高、图形稳定的I、II、III导联心电图 1913年,提出著名的“Einthoven三角”理论,同年创立心电图标准双极肢体导联记录系统。 心电图的完善 1934年,威尔逊(Wilson)建立胸前单极导联V1~V6。 此外,威尔逊(Wilson)还在爱因托芬提出的三个标准肢体导联的基础上,提出的三个标准单极肢导VR、VF、VL。总计十二导联系统。 心电图的完善 1942年,金贝格(Emanual Goldberger)创立了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aVF、aVL ,沿用至今。 至此,标准的十二导联系统正式形成。 其它导联系统 双极胸导联,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很少用; Nehb导联,以德国为主的一些欧洲国家仍在使用; 头胸导联(HC),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 Frank郑交导联,还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料和经验; 此外还有F导联系统、食管导联、动态心电图导联、心电监测导联以及运动试验心电图导联 。 标准心电图建立后的发展1 1945年,Lengere等首次记录心内心电图。 1956年,Holter发明24小时动态心电图。 1960年,Giraud等首先记录希氏束电图。 60年代,V3R~V4R、V7~V9开始应用。 1971年,Wellens开始心内程序刺激(电生理时代开始)。 1973年,Strauss记录心内晚电位。 标准心电图建立后的发展2 1978年,Cramer记录出窦房结电图。 1981年,Simson记录体表晚电位。 80年代初,同步3导、6导心电图。 80年代中,同步12导联心电图。 近些年,动态心电图也开始了采用十二导联 心电图应用-心肌缺血 1928年,Feil和Siegel正式报告心绞痛病人在运动后出现ST段下移,之后随着胸痛的缓解或给予药物硝酸甘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医学]医院感染监测.ppt
- [临床医学]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doc
- [临床医学]医院消毒技术规范.ppt
- [临床医学]卒中病人血压管理.ppt
- [临床医学]卫生专业技术疼痛科考试大纲.doc
- [临床医学]医院感染管理2013.ppt
- [临床医学]卫生知识培训201202完整.ppt
- [临床医学]危重病人生理评分.ppt
- [临床医学]危重症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及护理 演示文稿.ppt
- [临床医学]医院消毒隔离技术41971.doc
- 金准生物医药科技细胞内蛋白质检测88-8824 222026 00-4975说明书.pdf
- UCM企业级IP PBX远程办公终端话机UCM630x系列 GXV3370配置手册.pdf
- Qingniao Fire Protection 青鸟消防 无线信号中继器 JBF-WR111 说明书.pdf
- SINOLINK 中星联华 高性能误码仪 SL3000B系列 用户手册.pdf
- TI德州仪器应用笔记AM62x通过PPP建立网关连接.pdf
- Carestream Carestream Dental 用户手册 CS 3600 CS 3600 Access 用户指南.pdf
- Geokon基康 云终端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CAN CANFD-4G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CKC创科灯具用户手册.pdf
- FASTSOC速芯微电子USB充电管理芯片FS168LA FS168LC FS168LD FS168LE说明书.pdf
最近下载
- ArcGIS软件应用 ArcGIS中的数据文件 ArcGIS中的数据文件 - 栅格数据.pptx VIP
- 《OEE分析以及管理》专业培训教材.ppt VIP
- Q 371722SLH 001-2017_大蒜收获机 企业标准.pdf VIP
- 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pdf VIP
- 15J401 钢梯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五章 问题解决策略:直观分析.pptx VIP
- 中药饮片-功能与主治(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pdf
- 消化内科护理安全管理.pptx VIP
- 素土路施工方案.docx VIP
- 空间形态构成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