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里。 深沉赤烈的情感,荡气回长的赞歌。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 )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 )的幻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姜逸磊,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她的短视频,对日常生活进行种种毒舌吐槽,让人忍俊不禁。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C.经过襄阳媒体的大肆渲染,医生靳军华捐献器官救治四人的动人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D.襄阳是文化名城,登楼写赋王粲、草野皇帝刘秀、田园诗人孟浩然、书画双绝米芾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6年“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将搭建一个宣传襄阳文化、了解襄阳文化、践行襄阳文化的载体和平台。 B.4月27日,北京三里屯小学的23名学生来到襄阳,对“南水北调”襄阳段水质生态环境展开调研。 C.为了避免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案不再发生,国务院近期修改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D.所有的智能手机均内置大量的实用软件,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6.名著阅读。(2分)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小说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 的怪诞现象。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亲爱的同学,你在“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活动创意: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班上开展“走进小说天地”活动,请仿照活动形式再写两项。 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 [来源:学+科+网Z+X+X+K]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来源:Zxxk.Com]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来源:学*科*网]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分)?40分) (一)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10—11题。(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这首词上片描述 ,下片前四句描写 ,种种情境极勇猛、雄健,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2分) 11、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但结语“可怜白发生”,还能算“壮”吗?请简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 分) 【甲】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日:陈不可伐也。庄王日: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⑧日:“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说苑》) 【注释】 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 ) (2)民怨上矣() 13、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