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中段考语文试卷.doc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中段考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中段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 初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卷面分 总分 得分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按要求写在密封线的横线上。 3.本试卷设有卷面分5分,考生必须保持卷面的整洁,书写要规范端正。 一、基础部分(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C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D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而且深具历史视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基本保证。? ?B 12月16日, “爱不缺失”关怀刘坚冰? ?C 2月25日市领导出访深圳,确定并商讨了莞深共同发展的新规划。 D 走在荒僻的沙滩边,我们静静地听着汹涌的潮水和翻飞的海鸟。 5、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爱心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41分) (一)课内文言文(8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 B意与日去/吾日三省吾身 C非宁静无以致远/学以致用 D将复何及 /白雪纷纷何所似 7、文言翻译:(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译: 。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本文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论述,阐述了“学、才、志”的关系。 B文章论述逻辑谨严,先从反面论述治学须静,再从正面论述修身忌躁。 C诸葛亮写此家信旨在告诫儿子注意修养性情,生活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 D文章表明诸葛亮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的主张。 (二)课外文言文(9分)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多为之( ? ? ? ? ?) ? ? ? ? 自工( ? ? ? ? ? ? )? 少有至( )者 10请用三处“ ?/”为下列句子断句。(3分)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11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你认为写好作文还有什么其他诀窍?(3分)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