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考试用时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 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 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 为秀才。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 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 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 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 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 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 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 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 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 科举取士代替。B.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 目。C.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 重视。D.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秀 才”。B.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及第 者甚众。C.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称谓 也可能与唐代有关。D.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却 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 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B.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 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C.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 科举已无区别。D.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 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药砚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一次函数 (共102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卷(一) (共73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1课时 尺规作图 (共62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3课时 分 式 (共61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5课时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共82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4课时 图形的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共84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4课时 二次根式 (共50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课时 整 式 (共62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备战策略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阶段练习第8讲 分式方程 (共54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6课时 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共82张PPT).ppt
- 湖北省孝感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数学试卷(word版,带答案).doc
- 湖北省曾都区万店镇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doc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江夏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 湖北省曾都区万店镇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题(一)(解析版).doc
-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湖北省稳派教育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 湖南省津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