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明清戏剧
* * 第十一章 明清戏剧 1550---1616 第一节 汤显 祖和《牡丹亭》 一、生平与创作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杰出戏曲家。早有才名,学识渊博,34岁中进士,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为官正直,数被贬,任内为地方办了不少好事,抑制豪强,关心民苦,有胆有识。 汤显祖本想有所作为,但眼看国事日非,朝政腐败.便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里,专门写作,传世之作《牡丹亭》就写于此时。有《玉茗堂四梦》和《玉茗堂文集》传世。 二、故事来源 1.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2.《法苑珠林》:晋武太守李仲文、冯孝将故事 3.《列异传》:谈生故事 《牡丹亭》描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正值芳年,读了《诗经·关雎》后,引起伤春之感,不顾父母约束,和丫鬟春香同到花园赏春,看到园中姹紫嫣红的美景无缘欣赏,甚是伤感,回房后春思昏昏,在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丽娘不禁情动,双双在牡丹亭畔幽会。醒来后丽娘幽思成疾,一病不起。 三、《牡丹亭》梗概 临死之际要求母亲将她葬在花园中的梅树下,并嘱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后杜宝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丽娘之师陈最良安葬丽娘,并在园中为她建梅花观。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 白先勇先生执导的青 春版《牡丹亭》剧照 借宿梅花观,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此画像就是他以前梦见到说有姻缘的佳人,引起他万种情思。 此时杜丽娘魂游后园,两人相见,再度幽会,丽娘嘱告柳梦梅掘墓开棺,于是杜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终于结为夫妻。 四、《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汤显祖在剧本《题词》写道:“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女主人公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 作品表面看来,似是一个离奇荒诞的爱情故事,不过是在颂扬痴心妄想的儿女私情。但是,透过梦境与幻想,能领悟到作家深邃的哲学思想。即汤显祖的这部作品,在表现追求自由爱情的同时,寄寓了他所崇尚的“真性情”,显露与当时社会正统观念相对立的思想感情。 五、《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1.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杜丽娘这一理想化的化身,创造出奇情异彩的艺术境界,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对人的真性情的憧憬和追求。 2.杜丽娘的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她本是在严格的封建官宦家庭和腐儒陈最良教育训导下成长的少女,性情温顺,但深居闺阁,生活空虚,处于青春时期,内心感到寂寞,有难言的精神苦恼。因此当塾师向她解释《关雎》,灌输“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封建教条时,却激发了丽娘与封建礼教相悖的情思,叹惜人不如鸟,鸟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之所爱,而她却不能…… 她渴望爱,生活中得不到,就托之于梦,摆脱了封建礼教的约束,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大胆地追求她理想中的爱,终于和她思念中的人结为夫妻。杜丽娘的艺术形象,激起许多男女青年的共鸣。 3.《牡丹亭》词曲优美,典丽蕴藉,是一部处处充满诗的意境的抒情诗剧。善于通过形象鲜明的景色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是该剧突出的优长。 《闺塾》导读 《牡丹亭》第七出,后世常演,称为《春香闹学》。侍女春香陪伴丽娘读书,她对老学究陈最良迂腐思想十分反感,总要寻些事来嘲笑他。杜对陈的教育也很反感,但出于礼貌不象春香那样公然反抗。她在塾中读《关雎》,引发她感春伤春渴望爱情的情怀。《闺塾》三个人物各有特点,维护封建礼教和反对封建教条的冲突十分自然,表现得很有情趣。 思考《闺塾》: 1.谈谈剧中三个人的性格特点 2.人物这些不同的性格,是通过哪些具体的动作和话语表现出来的 3.面对陈最良酸腐僵化的教育,杜丽娘和春香各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第二节 洪昇和《长生殿》 一、生平与创作 1645一1704 清代极富盛名的戏曲家,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人。出身于没落望族,从小就受到较好的文化教养,很早就显露才华,但政治上一直不得意。 他在北京做了二十多年国子监生,不曾补官。其间又遭“家难”,父亲几乎被充军。家难使他生活相当清苦,但他禀性高傲,不随流俗。三十几岁写出《长生殿》,经三次易稿、十余年努力,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定稿。剧本问世后名噪一时,到处传抄、搬演。 次年因在皇后丧期内招伶人演唱该剧而遭弹劾,被削籍还乡。晚年过着寄情山水、抑郁清苦的生活。康熙四十三年七月,在浙江乌镇因酒醉落水而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三至七章 明诗文、戏曲.ppt
- [文学]《窗前的气球》ppt课件__公开课.ppt
- [文学]专八英美文学总结.doc
- [文学]三峡大学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doc
- [文学]中国古代婚俗.ppt
- [文学]中国古代散文.ppt
- [文学]中国古代文学3复习文档.doc
- [文学]中国古典文化合集之诗歌鉴赏篇瑾供参考 15.ppt
- [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
- [文学]中国文化概论1.ppt
-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ppt
- 财产保险公司银行保险实务(6.4).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集.doc
-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湖北省武汉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人教版(PEP)四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pdf
-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不含听力原文及音频).pdf
- 高考作文押题30:“中国式现代化”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docx
- 高考作文押题27:“认知自己,敬畏世界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