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诠释美好的生活课件.ppt
专题二:化学与能源 氢能的开发利用首先必须解决氢源问题,大量廉价氢的生产是实现氢能利用的根本。氢是一种高密度能源,一般说来,生产氢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必须寻找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制氢方法。安全、高效、高密度、低成本的储氢技术,是将氢能利用推向实用化、规模化的关键。 1.我国的制氢技术 氢作为能源利用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利用氢和氧化剂发生反应放出的热能; 2、利用氢和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电化学反应直接获取电能; 3? 用氢的热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 2.氢的储存与运输 1.高压气态贮存 :为减小贮存体积,必须先将氢气压缩 2.低温液氢贮存 : 将氢气冷却到-253℃,即可呈液态 3.金属氢化物贮存:氢与氢化金属之间可以进行可逆反应,当外界有热量加给金属氢化物时,它就分解为氢化金属并放出氢气。反之氢和氢化金?属构成氢化物时,氢就以固态结合的形式储于其中 3.氢的利用——氢汽车 氢是一种高效燃料,每公斤氢燃烧产生的能量为33.6kW.h,是汽油的2.8倍,而且氢气燃烧具有着火界限宽,火焰传播速度快和点火能量低等特性,故氢汽车的总燃料效率比汽油车高20%。另一方面,氢燃烧的产物主要是水和极少量氮氧化物,不会产生CO,CO2等含碳化物和硫化物。从能源和环境保护角度看,氢汽车将是今后城市和城市间理想的交通工具。 4.氢的来源与资源评估 在宇宙中氢是最丰富的物质,氢在自然界多以化合物形态出现。在地壳十公里范围内(包括海洋和大气)化合态氢的重量组成约占据1%,原子组成占据15.4%。化合态氢的最常见形式是水和有机物(如石油、煤炭、天然气及生命体等)。然而,在地球上自然存在的氢的单质(如氢气)数量极少。因此,欲获得大量的单质氢只有依靠人工制取 氢的最大来源是水 工业副产氢也是向燃料电池提供燃料的有效途径 专题三:健康和生命中的化学 健康和智慧是生命的两大幸福。——Menander of Greece, 血液和尿的检查是体检项目中的常规项目,它就是由医药化学家所发明并经其他化学家在分析实验室中完成的。 化学家利用X射线测定酶的三维结构,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药物化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各种可能的药物,看看何者可以和计算机显示的酶结构相匹配(图2.3) 合成化学在药学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能制造出可用于解剖学的材料。骨骼的化学已经了解,能够代替骨骼和牙齿并被人体所接受的新材料将会制造出来(有些已经用于临床)。还有可以在车祸后需要用的暂时代替皮肤的材料。替代静脉或动脉血管甚至人体器官的材料,要求与人体生物学具有相容性,这样才不会引起过敏性反应。例如生物相容性对于隐形眼镜也是非常重要的(图2.4),这是化学今后将能做出更大贡献的一个领域。 材料需要具有满足其功能的物理性质,但是它们也需要人体感到具有“生物性”的特殊表面层。 专题四: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让大自然远离伤害 人类正深深地陷入当代环境问题的困扰之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弗.恩格斯 化学——环境污染的“替罪羊” 公众对化学存在着一种很深的误解,认为化学就是带来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甚至歧视化学、厌恶化学,产生了“恐化学症”(chemophobis),似乎有化学就不会有“绿色”,“化学”已经被许多人所误解为“污染”同义词.在日常生活中,某些所谓“绿色食品”的广告经常声称“本产品绝不含有任何化学元素(化学品)”,或许他们是一些“化学盲”[3],可以原谅.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美国,报刊也有类似荒唐的报道[1].然而,当众口铄金的威力使赫赫有名的杜邦公司也不得不让步地从宣传口号“Better Life through Chemistry”中把“Chemistry”去掉时[4],不幸的“化学人”必须认识到:化学(化学人)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替罪羊” 绿色化学---环境污染的“克星” 要保护我们的环境需要充分的知识和合理的对策.我们必须能够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们的空气、水、土壤和食品中,存在着哪些潜在的有害物质? (2)这些物质来自何方? (3)有什么方案(例如代用品和改变生产工艺)能缓解和消除存在的污染问题? (4)某种物质的危险度与人们接触它们的积度之间的依赖关系如何?在现有的改进方案中我们应如何作出选择? 在“绿色化学”的新对策中,化学家们认为[5]: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使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因此,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