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五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1 序言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的根本所在,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建设“四个XX”的重要保证。 1.1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X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XX省“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范围 本规划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类,按照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及应急保障等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环节,结合我市实际,统筹规划“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1.3 规划定位 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全面落实中、省有关应急体系建设的部署,在不改变现有部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整合各地、各行业应急信息、队伍、装备和物资等现有存量资源,统一规划应急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2 应急体系现状与面临形势 2.1 现有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加强,全市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2.1.1 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 到“十二五”末,全市共编制各级各类预案5000余件,基本形成以总体预案为纲、专项预案为线、部门和基层预案为支撑,纵向贯通行政机关和各类组织、横向覆盖社会各层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次各类应急演练活动。预案编制、演练、管理和评估工作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 2.1.2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初步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成立了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市直有关部门强化了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专业机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3县2区均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初步形成了市县(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快速响应、应急联动、善后处置等机制,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和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2.1.3 应急队伍初具规模 建立了市、县(区)、园区和乡镇(街道)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消防、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森林防火、通信保障、医疗卫生、动物疫情以及生物灾害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2.1.4 应急物资保障能力逐步加强 建立了应急资源数据库,医疗卫生、电力燃气、工程建设等专业技术人员36类546人,防汛抢险、电力抢险、工程抢险、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12类111支4023人,食品、砂石、医药等应急物资生产企业6类64家,防汛抢险、交通运输等应急物资设备11类,避灾避险场所103处等,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更新。市、县(区)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基本建成,商务、住建、交运、经信等部门建立了“以民备储、以商备储、以产备储”的应急物资供应制度。 2.1.5 监测预警能力逐步提升 加强了防汛抗旱、植物病虫害、交通运输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监测网络日趋完善。江河洪水预报提前15小时发布、准确率达80%以上;暴雨、大风、冰雹、寒潮、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短期预报准确率快速提高,预报时效提前1—3天;全市道路干线客运、危化品和集装箱车辆全部纳入GPS监控。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初步形成。 2.1.6 信息报送网络进一步健全 制定了《应急值守工作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定》、《自然灾害灾情报送规范》,促进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化、信息报送规范化。整合110、119、120等平台资源快速收集信息,以市直部门延伸到基层的信息网络快速核实信息,以新闻媒体为补充捕捉信息,以各级政府应急办和职能部门为主渠道全面汇总信息。启用应急信息指挥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会议等形式,实现了突发事件信息、应急指令多方、同步、快速发送。 2.1.7 宣传教育广泛开展 将应急管理纳入了市委中心学习组课题和全市公务员及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范畴,举办了骨干培训班和公务员《突发事件应对法》全员考试;举办了县区科级领导干部、新提拔科级干部、应急志愿者应急管理知识专题讲座;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干部全部参加了1次以上省级培训。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短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