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双主体是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必经之路
“校企双主体”是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必经之路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习近平)。为此, 国务院于2014年5月颁布了《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号文),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并对2020年以前在中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线路图规划。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科学决策、扎实推进,抓住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环节,符合世界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切合中国企业界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实现创新驱动的内在需要,也表达了中国职教工作者主动寻求变革与发展的内在诉求,只要各方主体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坚持不懈、积极作为、协同努力,必将迎来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跨越,并使之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强大动力。
现代职业教育的真正成功,必须在也必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顶层设计之下真正实现政府、企业、学校三个主体之间的联动、互动才有可能完成,对这种政、企、校的合作联动机制的建立,我们将其界定为三个必须:即必须继续且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资源配置作用,真正调动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发挥实现真正意义、实质意义上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体责任;必须赋予学校自主办学、开门办学的充分权利,打破一切不符合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陈规陋习,允许学校在变革与创新中实现规范,在创新与变革中发现和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规律。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院校人才的输出口径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需人才的输入口径不相匹配,即技能型人才资源供需双方的诉求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具有高级速录师资质的速录人才的培养,司法系统、行政速录、媒体直播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十分紧缺。而现有高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专业设置未能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导致热门专业蜂拥而至,造成人才培养供求关系失衡,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究其原因是一些学校未能正确处理好办学中“规模、质量和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受经济效益驱使,存在“追名逐利”式的办学发展模式。一些学校教育理念滞后,缺乏办学特色现象较为突出。同时,我国教育模式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动手能力差,普遍缺乏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对学生“实操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质素养”的有效培养,导致学校在育人质量、人才规格和培养定位上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现“供需口径”不一致或“专业与产业”错位对接等情形。
2、技能人才的就业意愿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定位较为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服务面向不清晰,普遍存在轻视和弱化产业一线生产或服务岗位。受此影响,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学生的择业观念、机会成本和市场需求、职业待遇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匹配,导致毕业生不愿到一线工作,或者到了一线也稳定不下来。工作耐受力差、期望值过高,造成学生就业困难、而企业的技术工人又严重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受我国长期计划生育国策、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生育能力逐年下降的影响,适龄劳动力供给从2012年开始呈不断下降趋势,导致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之间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劳工荒”、“技工荒”困扰着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生产一线熟练技术工人短缺正日益制约着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种状况不仅违背了“崇尚一技之长,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多样化和岗位需求多元化职业发展理念,而且与世界发达国家现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职业认知。
3、“歧视蓝领,轻视技能”的社会价值观由来已久,白领、金领、灰领比蓝领高一等的意识根深蒂固。目前在我国“蓝领”几乎变成了“农民工”的代名词。多年来,“农民工”这个带有歧视性的称谓高频率和长期使用强化了这一群体自身的社会认同感,全社会通过一种温和与非强制性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迫使“农民工”这一群体不得不接受语言符号赋予他们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农民工”身份的标识意义与社会歧视含义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让已经在岗的产业工人自轻自贱,甚至也严重阻碍了大部分原本愿意从事技术技能型工作的城市适龄劳动者参与产业一线的技术技能型工作。究其缘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工作环境“脏乱差”、劳动强度大、薪资收入不稳定、保险不健全、社会地位低下和职业认同度低等实际情况。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看,这一庞大的职业群体理应享受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目前“农民工”称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