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蝉》虞世南-课件概要
蝉 虞世南 结合课下注释,谈谈你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诗意: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须,喝着清冽的露水,接连不断的蝉鸣声从挺拔而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传出。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能传得远,并不是凭借秋风的吹送。 (1)诗人写了蝉的哪些特点?表现出了怎样的蝉的形象? (2)诗歌除了写蝉的特点还写了什么内容。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3)通过蝉的形象展示及诗人评论,结合作者简介,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的形象? 知人论世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凌烟阁 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虞世南生于南朝,中年生活在隋朝。隋炀帝虽然爱虞世南的才气,却并不欣赏他的刚正性格,不重用他。晚遇明主,秦王李世民引虞世南为知己,才被起用。这首诗可能受唐太宗知遇之恩 而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可以说是虞世南的《蝉》一诗的点睛之笔,你认为这两句诗妙在何处?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诗人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这里运用比喻,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句中的诗眼是“居高”的“高”字,此处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 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