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梧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处置梧州市区突发地质灾害和重大地质灾害险情,快速、及时、妥善防治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桂政办函[2006]74号),结合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实际情况,修定《梧州市市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称《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梧州市市区(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地质灾害。 本预案指导梧州市市区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1.4抢险救援原则 1.4.1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各城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单位、街道(乡镇)、社区(村组)、厂矿、学校、及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认真按照地质灾害救灾预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坚持以救人为主,及时排险救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4.2 统一领导、部门联动。梧州市人民政府对市区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完善应急处置运行机制,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效率。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服从事发地人民政府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1.4.3 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1.4.4 公众参与,军民联防。 2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市区紧接两广边界,为广西东大门。梧州市的地形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丘陵地占总面积的80%以上,市区建筑很多依山而建。 梧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478.2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1%。日降雨量≥50mm的暴雨天数多年平均在4.1~5.2天之间,最多年份为8~12天;降雨量≥100mm的大暴雨天数多年平均为0.5~1.1天,最多年份2~3天;最大日降雨量可达334.5mm,辖区内年平均气温21.1℃。 区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市区内有浔江(西江)、桂江等河流。浔江、桂江相汇成西江,集广西700多条河流水量,流经梧州的出水量约占广西总径流量的85%以上。浔江(西江)、桂江水位受雨汛影响显著,多年平均流量6633m3/s,最高水位27.67m,最低水位2.50m,最大水位变幅25.17m。 市区大部分地区为早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碎屑岩及燕山期岩浆岩组成的丘陵地貌,呈波状或垄状起伏,丘顶浑圆,山坡坡度一般为25°~45°,局部形成自然陡壁,标高一般为80~300m。沟谷发育,但比较狭窄,建成区内大部分的沟谷被开发为居住区,人类工程对地质环境破坏较大。区内第四系风化层厚度一般在0~30m,丘陵坡面植被茂盛,主要为高大的松树和杂草,一般在高大的树木下,杂草及灌木较少,植被覆盖率40%~80%。 2.2 社会经济条件 梧州市位于中国西部大开发12个省(区)中最东南边,与粤、港、澳一水相连,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外经贸基础及服务机构,素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是重要的商埠和对外贸易口岸,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具有100多年通商历史。全市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人,其中市区已建城区面积23.1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8万人。梧州市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拥有林产、轻工、纺织、化工、食品、机电、制药、造船等10多个工业门类。是广西木材、松脂和粮食生产基地,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航道优势得天独厚,西接西南地区腹地,东连粤港澳及海外,有较大吨位的集装箱码头,水陆路交通方便。 2.3 地质灾害概况 梧州市区是广西城市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其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根据已有调查资料,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梧州市区已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3000多起,造成15人死亡,50多人受伤,大量建筑被毁,直接经济损失约8亿元。其中2006年6月8日,梧州市区遭受百年不遇暴雨,6月8日凌晨至6月8日10时,降雨量达300mm,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